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为什么都失败了?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众所周知,三国的刘备是一位明君,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特别是三顾茅庐把旷世奇才诸葛亮请下山更是传为佳话。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决定出山时,诸葛亮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分析天下大势。这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三大战略思想和目标:一是强基——先取荆州为根据地,这是成大业不可或缺的根基。二是固本——挥师向川蜀之地进军,夺取益州,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三是平天下。待时机成熟,集中兵力,北伐统一中原,再挥师南下,平定天下。
刘备听后满心欢喜,千方万语浓缩成一句话,而且是一个字:善。于是和诸葛亮关键更进一步,4个字:情好日密。
事实证明,诸葛亮果然不是空谈之庸人,而是知行合一之牛人,他随刘备下山后,严格按照隆中对既定的战略部署,先是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强大的曹操。然后,诸葛亮“窃取”了赤壁之战的战利品——夺取了荆州之战略要地。同时,帮助刘备攻占了益州,让刘备成为一方之霸,结果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大格局。
然而,到最后“平天下”这一步时,诸葛亮却迟迟没有付诸于行动。原因当然不是畏惧曹魏的强大,而是“内部盟友”出现了问题。
这个盟友就是东吴。因为都处于弱势,孙权自赤壁之战前就达成了联盟的战略协议。之后,诸葛亮也一直奉行内联东吴、外抗曹魏的方针政策。然而,刘备麾下的第一虎将关羽却凭一已之力打破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格局。
关羽镇定荆州这个军事要地,他虽然勇冠三军,威震天下,但是,他却有一个致命弱点,4个字:狂妄自大。狂妄到什么程度,孙权主动向他提请结为儿女亲家,结果关羽不但拒绝了,而且还以“虎女岂能嫁犬子”6个字“羞辱”了孙权。使得吴魏联盟瞬间破裂。孙权于是派吕蒙、陆逊向关羽使暗招子,以“白衣渡江”的方式偷袭荆州成功,最终关羽丢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被擒杀。随后,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不顾诸葛亮反对,硬是举全国之兵对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夷陵之战的惨败让蜀汉成了三国势力之中最弱的一方。
在吴蜀联盟破裂,蜀国实力衰弱,特别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情况下,诸葛亮不得不暂时“搁浅”北伐。
后来,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经过精心准备,诸葛亮在晚年终于开始亮剑——北伐。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以诸葛亮之能力之军事才华,为什么倾尽全力的六击却不能一中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形势已非。
荆州一丢,吴蜀联盟名存实亡,实际上已经注定蜀汉已经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了,之后,尽管在刘备病逝后,诸葛亮又重走连吴抗魏之路,但两国的间隙显然已经很难完全修复,加强自身国力的下滑,按理说诸葛亮应该选择休息养生,等待机会再北伐才对,但诸葛亮在晚年发动的北伐,是因为他觉得“时不我待”了,他要奉行对刘备的8字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强行为之,6次北伐都属于“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其次,内有隐患。
这个隐患来自于蜀国的内部。要知道,蜀国的地理以险峻著称,这样的位置适合防御,而不是主动出击。因为一旦进军,行军和粮草都是一件有困难的事。而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从汉中出关,一路上地势险要,运输困难。这个从六次北伐,几乎每次蜀军都会出现“食不果腹”的惨境,有几次甚至直接因为粮草供给不足而退军。而后来,聪明的诸葛亮甚至发明了“木流牛马”来运粮,但这样的举世无双的发明,也只能暂时缓解运粮难的问题,而不从根本上消除粮草隐患。
最后,求稳怕乱。
蜀将魏延曾对诸葛亮提出“奇兵出子午谷”的建议,"兵出子午谷”是效仿韩信的暗度陈仓,兵出子午谷后,首先直取潼关,将魏国前来救援的兵马挡在关外。同时,诸葛亮带领蜀军从斜谷出兵,进入关中地区,两支军队合流后,再占领东边的武关(武关、潼关、黄河形成防线)长安城成为瓮中之鳖。这条计虽然存在风险,但在当时的情况看来,很有可能一举拿下长安,从此蜀军就能长驱直入进入中原。结果谨慎有余、激情不足的诸葛亮并没有不采纳,使得蜀军失去了最后出奇制胜的机会。
总之,隆中对可以说是一个很完美的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图册,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之所以诸葛亮在完成前两步后,最终没能实现第三步,不是战略的偏差,而是形势突变产生的连锁反应。失荆州和夷陵之败后,诸葛亮实际上已不具体北伐成功的条件了,“尽人事、听天命”这6个字也一语道破诸葛亮北伐失败的真正原因。
其实,诸葛亮唯一需要做的是应该是放弃北伐,外交东吴,内休政治,辅佐君主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高国力。期间“以待天时”,静观天下大变,一旦有时机,再实际这“平天下”之步骤,效果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