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丢失街亭的是关张,那么诸葛亮会如何处置?

马谡失街亭发生在诸葛亮平生第一次北伐之际,这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有希望拿下陇右五郡的唯一一次,战前,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担任守卫街亭的重任,马谡的任务就是拖住或者阻挡住魏军支援陇右的军队,给诸葛亮争取时间拿下陇右。

但是,马谡违抗了诸葛亮的命令,放弃当道扎营,而是选择了上山扎营,结果被张郃围了山,断了水源,最终大败而归,马谡这边一败,诸葛亮在陇右的军事行动就失去意义,因为张郃拿下街亭后,可以兵分两路,一路进入陇右支援郡县抵抗诸葛亮,另一路直接南下祁山道,就能切断诸葛亮回汉中的后路,这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后路被断 ,诸葛亮所有的北伐大军将被围歼。

马谡

在这个过程中,马谡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这个已经明确写在了史书中,马谡擅自上山扎营,还没有当道扎寨,也没有据城死守,从而导致这次的失败,所以马谡要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负次要责任,诸葛亮的责任主要在用人不当。

二是马谡没有理解诸葛亮的战略,诸葛亮交给马谡的是任务是挡住魏军或者拖延时间,不让魏军进入陇右或者南下祁山,马谡上山驻扎是非常冒险的一招,马谡是想占据主动权,以居高临下冲击魏军,他忘记了魏军可以围而不打,或者派出一部分军队围住马谡,然后让大部分进入陇右或者南下祁山切断蜀汉军的后路,那么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失败,而且全是马谡造成的。

正因为马谡犯了这么大错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估计马谡在街亭一点就损失了近万人,所以诸葛亮为了平息众怒而斩杀马谡。

但是关于马谡的真正结局,《三国志》上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马谡逃走了,第二种说法是马谡关在监狱中而死,第三种说法就是说诸葛亮斩杀了马谡,有人把这种说法串联起来,说是街亭之战马谡打败之后就逃走了,然后被抓进了监狱,接着被诸葛亮所斩杀,这样的话就把三种结局连起来了,三种结局都是对的,但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不管如何,诸葛亮肯定是斩杀了马谡。

诸葛亮能不能不杀马谡呢?

也可以,不过需要承受蜀汉部分反对派的非议,胜败乃兵家常事,要是打了败仗就杀一个主将,那还有谁上战场打仗,秦朝时期,秦始皇让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结果李信大败,秦始皇也没有杀李信,东汉末年,张郃率领数万大军进入巴西郡与张飞交战,张郃被打得全军覆没,曹操也没有杀张郃,所以打了败仗不是被杀的理由。

马谡被杀的真正理由是:诸葛亮力排众议用了马谡,原本诸将不赞同用马谡,但诸葛亮为了培养马谡,以丞相的职务强行命令的,如果马谡立了功也还好,但偏偏就失败,还败得这么惨,那力推马谡的诸葛亮就有相当大的责任,这是推荐人才的连带责任,两汉时期都有这个传统,推荐的人出了问题,原推荐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诸葛亮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只能斩杀马谡以平息众人的议论。

马谡

如果当年守马谡的是关羽和张飞,也像马谡一样失败了,那诸葛亮会不会斩杀关羽和张飞呢?

当然不会。

就算关羽和张飞能活到那个时候,并且受诸葛亮指派镇守街亭,同时他们也和马谡一样擅自行动上山扎营,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也不会杀关羽和张飞。

第一个原因是:用人原因,派关羽和张飞去守街亭是名正言顺的。关羽和张飞是蜀汉一流的猛将,三国中唯二的万人敌,为世虎臣,如果在蜀汉的地位相当于军事人才中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这种地位,原本是不应该上前线打仗,但这里是假设,如果他俩守街亭,没有人会有异议,所有人会觉得只有关羽和张飞守街亭最合适,所以就算他俩没守住,也不会有人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第二个原因:地位原因。关羽和张飞是蜀汉的创业元老,是和蜀汉创始人兼开国皇帝刘备关系最好的人,情同兄弟,除了谋反之外,他俩犯任何错误都是可以赦免的,也是没有人敢杀了,就算是刘备也不敢,何况是诸葛亮,当然这个时候的皇帝刘禅也是不敢的,关羽算是皇帝刘禅的叔叔了,张飞也是刘禅的岳父,这种关系,谁敢斩。

第三个原因:功劳原因。关羽和张飞在蜀汉建立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可以说没有关羽和张飞就不会有蜀汉,历来就有一种将功抵过的说法,就算他们犯了错,只要不是谋反,都可以用功劳来抵过的,所以诸葛亮也不会杀。

第四个原因:身份原因。如果关羽和张飞活到了诸葛亮北伐期间,那么他俩在蜀汉是什么身份呢?应该不会比诸葛亮低的身份,诸葛亮虽然是丞相,但是如果关羽和张飞在,至少是太尉和大将军,按理来说,军事不是丞相负责了,到时候很有可能是关羽和张飞负责北伐,而诸葛亮负责坐镇后方,这和刘备时代应该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即使关羽和张飞犯了错,诸葛亮也不可能杀得了,这需要皇帝的批准,超过了丞相的职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