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 韩信最后为什么没有得以善终

还不了解:韩信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为刘邦平定四方,为何没得善终?

自古功臣的下场大多不太好,尤其是身为武将的功臣,很可能会在君主成事后招来杀身之祸。

有些聪明的武将会选择明哲保身的方法,有些则对此并不上心,最后导致自己下场悲凉,比如著名的淮阴侯韩信。其实淮阴侯这个称号,是韩信被贬后的爵位。

之所以这个称号如此出名,是因为被贬为淮阴侯是韩信心态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韩信虽然颇有野心,但是对刘邦和汉朝政府一直忠心不二。

被贬为淮阴侯后,韩信才开始有了谋反的想法和迹象。很多人认为,韩信谋反是被逼所为,因为刘邦对他太过苛刻。

韩信对刘邦不够了解,又急于获得王位的封赏

事实上,韩信的谋反虽然也有刘邦的猜疑推动,但主要的原因却并不怪刘邦,而是韩信本人太过自负。

他自恃才高,认为自己的能力够强,不屑于揣测君主的心思,对刘邦的想法几乎不怎么考虑,长此以往,自然行事不周,让刘邦越来越怀疑。

他的这种性格,很早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最初韩信投靠项羽,但是项羽并没有立刻重用他,韩信很快就离开了项羽转投刘邦。

在刘邦处,韩信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虽然萧何屡次向刘邦推荐,但效果甚微,韩信很快又想要离开刘邦。

显然,韩信根本不关心如何讨好上级,而是自恃能力够强,认为没有立刻重用他的上级就不值得追随。

若不是萧何坚持,甚至在韩信逃跑时及时赶上去劝他留下来,或许韩信就不会成为刘邦手下的大功臣。

好在刘邦对萧何非常信任,看到萧何如此重视韩信,这才慢慢给了韩信机会。

韩信也不辱使命,一次次攻破城池,替刘邦打下了大半江山,以至于刘邦自己都在最后的庆功宴上亲口承认,若是没有韩信和萧何两个功臣,自己绝不可能得到天下。

自负的人若是真的有实力,确实能够取得很高的成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韩信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早在韩信攻下齐国时,他与刘邦之间的嫌隙就已经出现了。

彼时韩信的大军大胜,而刘邦却被项羽围困,双方的处境对比明显,此时身为人臣的韩信不仅没有急着去救援刘邦,反而派人向刘邦讨要代理齐王的王位。

在韩信看来,自己已经替刘邦打下了大半江山,理应获得封王的恩赐,至于刘邦本人的处境,似乎并不在韩信的考虑之内。

汉朝建立后韩信一再被贬,内心开始焦躁不安

虽然刘邦并没有因此责备韩信,反而将代理齐王改成了真正的齐王封赏。

但是如果韩信仔细思考过,不难发现刘邦在此事上的反常之处。以刘邦多疑的性格和报复心颇重的性情,怎么可能如此轻易放过韩信,惋惜韩信太过自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

同时,韩信的这一举动也暴露了他的野心,虽然韩信本人的想法可能只是追求升官发财,但是在刘邦心中,韩信此举无异于想要同他争夺天下。

即便韩信打下了大半汉朝江山,在刘邦作战期间多次驰援,将自己的精锐部队多次让给刘邦,可一旦刘邦心中出现了这些想法,就很难再打消这个念头。

因此,汉朝建立后,虽然起初刘邦并没有对他发难,反而对他多有赞赏,但是没过多久刘邦就开始对韩信动手了。

由于韩信的功劳太大,在军中威望很高,所以刘邦没有直接对韩信下手,而是寻出各种理由让韩信一再被贬,直至对方从王位跌至淮阴侯。

面对刘邦的这一系列举动,韩信不仅没有自省,反而非常疑惑。

韩信不理解为什么刘邦要这样对自己,早年追随刘邦的武将,多数都已经被刘邦用各种方法处置。

韩信以为自己也一样逃不掉被彻底铲除的命运,因此开始密谋造反。在韩信看来,这是自己逼不得已的唯一出路,然而在刘邦看来,这就是韩信蓄谋已久的计划。

谋反事件败露后,韩信被吕后和萧何合谋诛杀

当时刘邦手下想谋反的人不止韩信,有些人甚至已经起兵,动了心思的韩信同这些人有暗中的往来。让韩信没想到的是,这些暗中往来竟然因为意外被吕后得知。

彼时刘邦在外征讨叛乱者,韩信已经被刘邦实际上软禁在京城中,吕后作为皇后,镇守京城。

得知韩信同谋反者暗中往来,吕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除掉韩信,只不过她也清楚韩信虽然官职被贬,但实力并没有被削弱太多,担心强行除掉韩信会遭来反噬。

一直坚定地效忠刘邦的萧何向吕后献策,认为可以先假传刘邦战胜回京的消息,以此为借口邀请韩信入宫参加胜利的宴会,在韩信入宫后将其诛杀。

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吕后的认可,只不过实行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早就有了反心的韩信对吕后并不信任,对刘邦战胜的消息也心有怀疑,因此不肯赴宴。

担心事情败露后韩信会直接起兵谋反,于是,萧何力劝韩信赴宴。当初若是没有萧何的引荐,韩信不可能有如此成就,因此韩信对萧何非常信任。

惋惜韩信既不了解刘邦,也不了解萧何。

萧何对刘邦极度忠诚,不管发生任何事情,萧何都不可能背叛刘邦,不过一旦有人背叛刘邦,萧何一定会站在刘邦一方。

就这样,在萧何的计谋和执行之下,韩信在长乐宫中被诛杀,一代英雄就此陨落。韩信死后,萧何因为参与谋杀他的计划被人诟病至今,韩信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于韩信最终被害的真正原因,司马光曾经用一句话道破其中玄机:“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韩信当初趁着刘邦危困之时索要齐王之位,就已经种下了祸根,更何况刘邦本人并不算什么忠义之辈,韩信如此结局,并不意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