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字正则,唐朝时期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自少孤贫,却恭谨好学,成年后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时以直言敢谏闻名,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镇守百济期间,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一度以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受命防御吐蕃。武则天摄政时,担任西京留守,封乐城郡公。
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逝世,年八十四。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赠太尉。唐玄宗时,追谥“文献”,并配享高宗庙廷。撰有《行年记》《永徽留本司格后本》等,今已佚。
主要成就
龙朔元年(661年),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会合新罗兵,大破百济军于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解百济府城镇将刘仁愿之围。次年,与刘仁愿共败百济于熊津(今韩国公州)东。在孤军无援之际,说服部众,坚守观变,伺机拔数栅,并攻取要塞真岘城(今韩国镇岑)。
龙朔三年(663年),率水军于白江口(今白马江口)击败援救百济的倭军,焚其舟400艘。百济平后,刘仁轨奉命留镇百济。他修屯田,训士卒,以图攻取高句丽。乾封三年(668年),辅佐司空李勣灭亡高句丽。咸亨五年(674年),率军攻新罗。次年,破其要镇七重城(今韩国积城);又遣靺鞨军渡海,攻新罗南境,杀获甚众。
仪凤二年(677年),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以防御吐蕃。
个人作品
刘仁轨亲身经历了隋末的乱世,辑录所见所闻,撰写《行年记》一书,今已佚失。他还曾主持改修国史。仪凤元年(676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刘仁轨奉命“删辑格式”,撰成《永徽留本司行格后本》11卷等。此次修订,一方面是因为官号复旧,另一方面也删除了法律中“于时不便”的条文,尤其是将永徽以来的制敕加以重新“编次”,增补到格中。为唐代法律体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唐文》收录了刘仁轨四篇文章,分别是《陈破百济军事表》《谏幸同州校猎表》《吏兵部选人议》《盟新罗百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