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 萧何最后为什么还要杀韩信

还不了解:萧何与韩信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何萧何一定要杀韩信呢?

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不但让刘邦得到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还让韩信成为一代战神,威名远扬。

萧何也是韩信的死劫,韩信在功成名就后,却被萧何献计杀害。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韩信过于追求权利,让刘邦对其起戒心

韩信幼时饱受欺凌,他想名扬天下,来证明他的能力,这让他对权利的欲望比别人更强。

韩信最初效力于楚王项羽,但是项羽没有重用他,不得志的韩信只好转投了汉王刘邦。在萧何的力荐下,被刘邦任命为大将。

韩信有雄才大略,他为刘邦出谋划策,让刘邦有了东征夺取天下的壮志,深得刘邦欣赏。他运筹帷幄,巧用妙计,一举平定了魏、赵、燕、齐四国,为刘邦的东征建下了不世之功。

在平定齐国后,韩信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当齐王。他以齐国时局不稳为由,竟然上书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

这时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刘邦正焦头烂额,看到信后自然气炸了肺,怒骂韩信不来解围反想自立为王。可他还需要韩信为他解围,迫于局势只好假意答应,心中对韩信已有了戒心。

二 刘邦生性多疑,韩信被贬不满,起了谋反之意

刘邦生性多疑,从他对韩信的态度可见一斑。当初他假意许诺让韩信当齐王,让其为之所用。

但在打败项羽后,他怕韩信造反,又立马跑到韩信的军营去,把韩信的兵权收了回来,并改封韩信为楚王。可以说时时刻刻堤防着韩信,韩信对刘邦的出尔反尔十分不满。

在项羽兵败后,韩信私自收留了曾和他相好的敌将钟离眛。没想到韩信此举,被人告发他要谋反,这让刘邦大为光火,对他起了杀心。

而韩信也了解事情不妙,怕刘邦对他不利,他在反与不反之间摇摆不定,最后韩信提着钟离眛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虽没杀韩信,却收了他的兵权和封地,将其贬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后心生怨恨,他对自己落了这个下场不满,他对刘邦失望透顶,就有了谋反之意。他想趁刘邦出征之机欲对吕后和太子下手,欲取而代之。

三 韩信功高震主,让刘邦寝食难安,必除之而后快

刘邦当皇帝后,对身边的人猜忌日甚。他在宴请群臣时,说韩信、萧何和张良为汉初三杰,明为夸赞,实为敲山震虎。

张良选择了隐退远离事非,萧何不惜自污保命,只有韩信还我行我素。自然,韩信就成了刘邦清理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韩信比刘邦小25岁,而且能力超群,岂会长久屈居人下?如果韩信造反或被他人所用,刘邦都必输,这些都让刘邦感到威胁。

韩信做为异姓王功高震主,让刘邦寝食难安,必除之而后快。而且韩信的所作所为,让刘邦很难对其放心。所以,无论韩信反与不反,刘邦都会想办法杀了他永绝后患。

而事实也是如此,从诛杀韩信开始,刘邦或杀或废其余异姓王,为将来扫清了障碍。

四 萧何明哲保身,于公于私,他都要献计策

萧何从刘邦在沛县起义时,就追随在刘邦左右。他在刘邦东征打天下时,坐镇关中,为刘邦输送士兵粮饷,成为在前方打仗的刘邦的坚强后盾。

萧何对刘邦很忠心,一心一意辅佐刘邦。而他对韩信只是怜才,希望借韩信的才能助刘邦成就霸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刘邦,他只对刘邦忠心。

萧何原是狱吏出身,懂得为官之道。刘邦当上皇帝后,对身边有功之人猜忌日甚,萧何也不能幸免,只能自污保命。虽然如此,他还是对刘邦忠心耿耿。

所以当吕后告诉他韩信要谋反时,他虽然唏嘘不已,却还是帮助想计策对付韩信。

因为如果韩信真的谋反,萧何做为丞相,义不容辞要保家卫国。如果韩信不反,这是刘邦和吕后要除掉韩信以绝后患,萧何若不献计,会被当做同党被除。

萧何为了明哲保身,于公于私他都得献计。正因为萧何人比较通透,能看穿刘邦和韩信的心思,他才会献计杀害韩信。

韩信被贬时为求自保,他让刘邦答应他“三不杀”,既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而正因为如此,所以刘邦和吕后苦想许久,也没找到杀韩信的办法。

当吕后向萧何问计时,萧何想出了破解之法。于是在公元前196年,韩信被萧何骗进宫,被吕后的人劫持到长乐宫的钟室杀死。

据传,韩信被吊于钟里,上不见天,下不着地,被人用竹剑和木棒杀死,可怜一代战神就此殒命。

韩信的死,表面看是萧何的计策所致。

而实际上,他不知明哲保身,太过张扬,引人猜忌,也是他被杀的原因之一。

他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刘邦,就算萧何不献计,韩信一样会死,刘邦必除之以绝后患。

韩信如果像张良一样,选择功成身退,也许会有一线生机。

但韩信权利欲很强,又怎肯轻易罢手。韩信军事才能太强,以刘邦多疑的性格,就算把他贬为庶民,还怕别人再利用韩信来对付他,为保险起见,只有韩信死了他才高枕无忧。

所以韩信注定会被卸磨杀驴,这也是他的宿命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