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讲的是什么道理?

还不知道:《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讲的是什么道理?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杨子见歧道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③。

【注释】

①疑似:类似之物。本篇论述的是法家的学说。②吴干:吴国人干将铸成的一把极有名的宝剑。相传春秋时候吴国的干将莫邪夫妇善于铸剑,为吴王阖闾铸成了阴阳剑。阳剑叫“干将”。阴剑叫“莫邪”。

③这一句是说:墨子看到染丝情况(参见《当染》),感触也是一样,纯洁的人落到某个环境中会变得和那个环境相适应,会变得丑恶,因此墨子流下了眼泪。杨朱走到岔道上,这里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究竟该选择哪一条道路而去呢?因为选错了就可能走到罪恶的地方而遭到灭亡的灾难,因此杨朱大哭。

【译文】

令人深感迷惑的,一定是事物中那些相似的东西。玉工所忧患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所忧患的,是像吴国的干将一样的剑;贤明的君王所忧患的,是见多识广、能言善辩看起来像是通达事情的人。亡国的君主看似聪明,亡国的臣子看似忠诚。

相似的事物,使愚钝的人深感迷惑、圣人也要认真加以思索的啊。所以,墨子看见柔软洁白的练丝就为之哭泣,因为它可以染成黄色也可以染成黑色;杨朱看见歧路就为之哭泣,因为从这里可以通向北面也可以通向南面。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①,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②,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③至,幽王④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⑤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冠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

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⑥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善以致大善,不肖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⑦死,而平王⑧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⑨。

【注释】

①丰(fēnɡ):古代地名,在当今陕西省户县东。镐(hào):古代地名,在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戎:古代我国西北的一个民族。②葆祷:土台。王:大。王路,就是大路。③当:通“尝”,曾经。④幽王: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天子。⑤褒姒(bāo sì):周幽王的宠妃。

⑥丽山:山名,又作“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西南。⑦用:通“以”。⑧平王:周平王,幽王的太子,迁都洛邑,是为东周。⑨秦襄:秦襄公,秦庄公的儿子,当时秦襄公曾领兵救周有功,受周封地,列为诸侯。晋文:晋文侯。劳王:为天子服务,保卫天子。秦襄公、晋文侯都曾帮助周平王迁都。

【译文】

周朝的都城建立在丰、镐,跟戎人相隔得十分近,于是就与各路诸侯作了一个约定,在大路上建筑起大土台,放置一面大鼓在上面,无论远近的地方都可以互相听见鼓声。即使戎寇到来,只要击鼓把鼓声传开就可以互相告知,诸侯的兵马就都会前来解救周天子的危难。

有一天,戎寇真的来了,周幽王就击起鼓,各路诸侯的兵马都大量地赶来,褒姒就非常开心地笑了起来,她很喜欢这种做法。周幽王想要看到褒姒的笑颜,因此屡次击鼓,诸侯们的军队多次到来解救,但是都没有看到有戎寇。到了后来,戎寇真的来临,周幽王击鼓求救,但是诸侯的兵马都不来了。周幽王的尸首被发现在骊山下,这件事成为了天下的笑柄。这就是用没有戎寇来时的谎言失掉了真有戎寇来时的信任。

贤能的人积累着去做小的好事来成就自己可以做到大的好事,昏庸的人就会做小的坏事来纵容自己做大的坏事。褒姒败坏国事的行为就使周幽王由于喜好小的欢乐以致遭到了大的灭亡。正因为这样,使周幽王灵魂与形体相分离,三公、九卿各位大臣都相继出走离开周朝,这就是褒姒被杀死,周平王被迫把都城往东迁移,秦襄公、晋文侯保卫周天子迁都而周天子报答他们劳苦功高赏赐封地的原因。

【原文】

梁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①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③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④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⑤迎之。

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⑥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夫人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

【注释】

①子侄:子孙。②诮(qiào):责备。③昔:昨天。责:同“债”,讨债。④端:故,故意。⑤逝:去。⑥于:通“其”,他的。

【译文】

梁国的北面有一个叫黎丘乡的地方,有一只奇特的鬼,喜欢效仿别人的子孙兄弟的模样。在这个城邑居住着一个老人,有一天,他到市集上去喝醉了酒回去,黎丘的奇鬼变化成老人的儿子模样去搀扶老人,一路上使老人吃尽了苦头。老人回到家,酒醒了之后就责骂自己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说我对你不够慈爱吗?我喝醉了,你一路上害苦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的儿子哭着在地上叩头说:“造孽啊!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我昨天到镇的东边去收债了,你可以问问别人。”他的父亲相信了儿子的话,说:“呵!这样就一定是奇鬼干的了,我本来就曾经听说过奇鬼的事。”老人决定在第二天一早再来市集上饮酒,希望遇到奇鬼然后杀死他。到了第二天早上老人在市集上喝醉了,他真实的儿子担心自己的父亲不能够回来,于是就专程出去迎接他回来。

老人看见自己真实的儿子,拔出剑就刺。老人的心智被像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了,因此杀了自己真正的儿子。君王被像有才能的人所迷惑了就会失去真正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像黎丘老人的心智一样了。怀疑相似的痕迹,不可以不明察。审查一定要找深明事理的人。

舜当驾车的人,尧坐在车的左边,禹坐在车的右边,进入湖泽就要询问牧童,进入水乡就要询问渔夫,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对当时要问的情况知道得清楚明白。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相似,但是他的母亲常常都可以认出他们,是因为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得清楚明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