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调任京官一般会去哪个部门?

清朝总督调任京官一般会去哪个部门?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总督是清朝地方封疆大吏,位居正二品,又可挂从一品兵部尚书衔右都御史职位,掌管地方军政大权。按照清朝规例,四品以上官员,都由皇帝亲自任免,总督也不例外。

对于总督而言,它的调任,无非是继续留在地方,或者调到京城任职。如果没有特殊惩罚的话,一般而言,总督调任京官,往往会升迁,或者平级调动。

因为在清朝有一种历史趋势,官员任职时,会更倾向于地方官,而非京官。这有多种因素影响。雍正年间推行养廉银后,总督俸禄可达同级别京官的上百倍。

除了地方官俸禄更高,清朝总督的权力也是在不断增加的。他们虽然远离中枢,却少了许多约束。清朝皇帝也常把优秀人才留任地方,平庸人才调入京城。所以,总督调任后的仕途,都有惯例援引,待遇不会太差。

对总督而言,调入京城后,想要真正大展拳脚,最好还是入军机处任职。雍正以后,军机处成为清朝实际掌权机构,一切重大决策,军机处都有机会参与。而因此,想入军机处就极为艰难。

雍正的三大模范督抚,只有鄂尔泰入军机处,李卫、田文静却没资格入选。不过,军机处的职位,并非正式官职,而是由京城衙门中挑选合适人员。所以,总督需要其他兼职。

从《清史稿》、《大清会典》等文献对比来看,清朝总督被调入京城后,常常会授予尚书职位。尚书有资格选任军机大臣。从级别而言,尚书是从一品。雍正以后,总督领衔兵部尚书并兼任右都御史的情况,已经基本沿为惯例。所以,把总督调入京城担任尚书,更多是平级调动,而非升迁。

尚书是部院大臣,中枢任职。总督久在地方,了解民情。让总督担任尚书,在制定政策时,有经验可期,有实情可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凭空推出一些不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政策。

不过,也有一些情况下,总督并非正式任职,而是署理某个职位。署理期限有长有短,并不固定。这在清朝官场中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雍正时期,李卫以浙江总督的署理刑部尚书的职位,但没过多久,又调任直隶总督。

除尚书外,总督调任京城后,还可担任协办大学士的职位。协办大学士的官阶虽然也是从一品,但它地位比总督、尚书更高。因为协办大学士的人选,就是直接从总督、尚书中挑选的。它是内阁大学士的副职,朝廷中只有满、汉两员定额。

军机处设立后,内阁仍是清朝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一切日常诏令,仍由内阁颁布。协办大学士又是内阁大学士的候选人员,地位特殊。不过,协办大学士要在乾隆时才设立。所以,乾隆以前的总督,没有这条渠道的升迁途径。

当然,总督如果调任京城后,也有机会直接升任大学士,位居正一品。不过,这种情况更为少见。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朝廷中无人可比。

而协办大学士跟内阁大学士,都有实授跟兼任的情况。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属于兼任大学士。这种兼任,大多出于某些特殊情况,让总督可以更好处理公务,比如调兵上可以更方便,不用一直跟朝廷打报告。

实授大学士,则需要足够的功勋支持,以及皇帝认可。后来左宗棠就被实授东阁大学士的职位。实授难度极高,皇帝也不可随意加封。

乾隆年间,福康安能以两广总督的职位实授加封武英殿大学士,主要是因为他立下战功,并且是功劳排第一的大臣,才有这个资格。

如果获得内阁大学士的身份,想要兼任军机大臣,也比较顺理成章。左宗棠后来又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兼任军机大臣。

能够担任内阁大学士的总督,已经非常少见。至于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总督,则是凤毛麟角的存在。领侍卫内大臣掌管清朝侍卫处,官阶正一品,属于皇帝身边的贴身近卫大臣。

这个职位不仅要求能力出众,对出身也有极高的要求,他们都是由皇亲国戚组成,且必须有足够服众的功劳,得到皇帝的信任。以福康安跟乾隆的关系,也是在实授武英殿大学士职位后,才加封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这类职位更多是为了提高官员地位。

不过,也有一些相似职位,跟领侍卫内大臣相比,比较容易获得,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这些职位属荣誉称号,也是为了提高官员地位。

李卫担任浙江总督时,就曾加封太子少傅。如果再高一级,就是太师、太傅、太保这样的三公职位。不过这些职位都是官员退休前或去世后的荣誉称号。总督调任京城,一般也不会授予这样的官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