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庶子朱楧,他有着怎样的生平经历? 知秀网小编为您讲解。
今天说一说朱元璋的一个庶子,名叫朱楧。
关于朱楧的生母,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明史》中说,朱楧的生母没有名号,连个妃子都不是。
在朱元璋的儿子当中,朱楧排行第十四,洪武十一年被封为汉王。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令朱楧带着卫王、谷王、庆王、宁王、岷王等五位小兄弟在临清练兵。
洪武二十五年,朱楧被改封为肃王,封地在甘州。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令肃王、辽王、庆王、宁王前往各自的藩地。可是,这几位小亲王在各方面的条件完全不能和秦王、晋王、燕王他们相比了,有的王府护卫还没有配备,有的是缺少粮饷,有的是王府还没有建好。
直到洪武二十八年,肃王朱楧才正式抵达甘州,那里也是陕西行都司的所在地。
在北方的沿边地带,朱元璋一共安置了多位亲王,比如秦王、晋王和燕王三位嫡亲王,王府分别在西安、太原和北平。在他们的外围,另外还有多位庶出的小亲王,从西向东,分别有肃王朱楧在甘州,庆王在宁夏,代王在大同,谷王在宣府,宁王在大宁,辽王在广宁。其中,朱楧的位置在最西端。
如果遇到战事,小亲王们可以单独统率军队出击,如果是大规模的战事,他们就要受到三位嫡亲王的节制。
朱楧地处偏远,年轻而且刚刚上任,朱元璋对他不放心。洪武三十年,他给朱楧一份敕令,提醒他注意屯田,如果遇到战事,要与长兴侯耿炳文等人一起进军。
《皇明异典述》记载,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非常仁慈,每个亲王的岁禄多达一万石米。但是,一些偏远地方的亲王,岁禄并没有达到这个数目,比如代王是六千石,辽王是二千石,岷王只有一千五百石,最少的就是肃王朱楧,只有一千石。
其实,朱楧早期的岁禄甚至更少,《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宣德年间,第二代肃王朱瞻焰请求增加岁禄,明宣宗明确拒绝了,说:“洪武、永乐间,岁禄不过五百石,庄王(朱楧)不言者,以朝廷念远地转输难故也。仁考即位,加五百石矣。朕守祖制不敢违。”
这段话说明,最初朱楧的岁禄只有区区的五百石,到了明仁宗时代,又增加了五百石,一共才有一千石。
肃王朱楧等人的岁禄少,并不是朱元璋对这些儿子不好,主要的原因,一是这些亲王的藩地的位置比较偏远,运送物资、粮食比较困难,所以减少他们的岁禄。同时在其他方面对他们给予补偿,比如划给他们大片的庄田和草场,供给他们养马或者放牧牛羊。所以,这些亲王实际获得的利益,并不比别的亲王少。
建文元年,朱楧把肃王府迁到了兰州,距离内地更近一些,最后他死在永乐十七年。
朱楧的后代都比较本分,没什么故事。到了嘉靖年间,肃王的嫡支绝了后,没人继承王位。于是在朱楧的后代当中挑选血缘最近的,找到了一个朱缙(火贵)。但明世宗没有批准,只是让他代管肃王府的事务,并且收回了王府的册宝,遣散了王府官员。
到了明穆宗时代,才正式允许朱缙(火贵)继承肃王之位,肃王的王爵才继续传下去。
崇祯十六年冬天,李自成的军队从陕西攻入甘肃,拿下兰州,最后一位肃王朱识鋐被俘,王府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