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车主怀疑车有问题瘦10斤了,是的,就是因怀疑车有问题瘦10斤了,自己购买的车在上路之后发现了挂档有问题,但是去到维修点检查的时候却说正常,因为经常害怕自己的车出现问题,所以十分担心!那么,新车出现质量问题,投诉无门怎么办?下面来看看。
女车主怀疑车有问题瘦10斤
近日,有一个车主怀疑车有问题瘦10斤了。挂档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车主说,自己购买的车在上路之后发现了挂档有问题,但是去到维修点检查的时候却说正常,因为怀疑车有问题瘦10斤了,经常害怕自己的车出现问题,所以十分担心!
据斯柯达车主唐女士:每天坐在车里就揪心啊,从买车到现在我都瘦了10多斤了。“哐”的一声。在车里可以感受到车子在换到倒档时的低沉异响。这个声音在地库里面更加明显。
天天有那个声音,你感觉自己买了个车有问题,十几万买的车有问题肯定心里面有个疙瘩,为什么别人的车没有,我的车老有这个声音。是什么声音这么有魔力,让唐女士一个多月瘦了10多斤呢?原来,唐女士把车子开回家第二天,就发现车子几乎每次在挂倒档的过程中,会出现顿挫异响,严重影响了驾驶感受。
斯柯达车主唐女士:维修工说开个1000公里后再看一下还有没有换挡的异响,然后我们再检查一下。(现在你已经开了多少公里了,1000多公里了)然后声音反而越来越大了但是他们到现在没人给我回复也没人给我说怎么弄。
在试驾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感受到了挂倒档时的异响,不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们暂时也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最后,唐女士接受先把车停在4S店再做进一步检查,看看能否发现挂档异响问题的原因。
新车出现质量问题,投诉无门怎么办?
不少车主反应自己的汽车遇到了质量问题,去4S店讨说法不是态度恶劣就是用各种理由搪塞,真正解决问题的少之又少。有良知有担当的厂家自然会诚心解决问题,但也有不少黑心厂家,只是做做样子,从不解决实质问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时,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其实,我国法律目前已经对汽车质量的相关问题出台了三包政策,而且解决问题的途径绝对不止一种。
汽车三包:最有力的法律依据
三包指因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对其进行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已经施行。
有了汽车三包规定,汽车厂家与经销商在所售出汽车产品的质量问题的解决上得到约束。但是,一些时候仍不排除扯皮、不认账的情况发生,消费者可以有多种途径来获得自己的权益。
1、与经销商协商解决问题是首选
出现汽车质量问题时,与经销商协商解决是最为直接和常用的方式。根据汽车三包规定,在包修有效期内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的,可以免费享受车辆维修服务;在行驶途中出现故障无法继续行驶,4S店需要派人到现场进行维修。其中产生的拖车费用、修理时间超过5天等情况,4S店也应予以相关补偿。
在与厂家和经销商协商时,可以事先收集一些证据,清楚地阐述汽车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并互相听取意见和想法。协商的好处就在于其无需花费高昂的律师费、专家费或检测费等额外费用,也省去了在行政机关或法院之间的来回奔波。因此,推荐争议双方优先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问题。
2、协商未果遇到扯皮怎么办?
根据汽车三包法规,其可以应用的前提是汽车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这也是很多消费者遇到的最大难题。即:什么才是质量问题?
所以,产生三包责任争议的汽车产品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属于产品质量问题,是三包责任争议处理判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在这一点上发生与厂家或经销商之间的持续扯皮,就有必要进行相关鉴定,从以下途径中寻求解决。
途径一:申请调解
当消费者与汽车厂家或经销商发生难以解决的争议时,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各省市县的消协、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请求出面调解。可以拨打当地的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来咨询具体实施程序。
途径二:利用申诉手段解决
如果调解失败甚至遇到经销商不承认质量问题应该怎么办?如果对于问题有争议,那消费者可以提交给国家认可的相关的第三方机构。如:质量监督局旗下的汽车质量专家委员会。如果这些机构能提供出客观公正的意见,法院或政府的管理机关也会尊重这样的意见。
途径三: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
当争议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根据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且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汽车产品经过2次维修都达不到一个正常使用状态,消费者有权要求经销商汽车厂家退货。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产品有明显质量缺陷,消费者有权要求获得两倍赔偿,如果经销商有欺诈行为,可以要求有三倍赔偿。
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必然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能达到适应世界范围内的使用。由于竞争日益加速,开发汽车的时间明显缩短,很多实验工作不能够得到充分进行,导致产品投放市场后,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都不希望自己买到的汽车是伪劣产品,但这一现象又不可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