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武王嬴荡有哪些成就?他举鼎的目的是什么

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死在自己举起的鼎下,这其实很符合秦武王为人的个性,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贾谊的《过秦论》里,就曾经说过大秦最终得到天下,建立帝国,是因为“六代人”的铺垫: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而这六代人里,也包括了“秦武王”嬴荡。

事实上,秦武王在这六代人里,他所表现出来的潜力是最大的。

他十八岁即位成为秦王,他没有昏庸,没有虚度光阴,虽然年少,但他深谙为君之道,重视人才的能力,也成功地完成了“联合魏国”、“打击韩国”的策略,当他到洛阳举鼎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等于在宣告秦国争霸中原的消息了。

假以时日,秦武王得以统一天下,提早完成大秦帝国的霸业也不是不可,可人嘛,总是无完人,是个人都有个缺点。

嬴荡的缺点就是,他有一种不是很安全的爱好:

大力士。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之子,也是太子。

因为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所以秦国当年,是受过很多诸侯国的针对与打击的,而秦惠文王则是重用纵横家张仪在其中周旋,保全秦国的同时,也壮大秦国。

可年轻的太子嬴荡却不屑这种方法,他很厌恶纵横家,他认为纵横家就是靠卖脸、欺骗、洗脑来达到政治目的,看似联合起来了,可这种关系是脆弱的,所以嬴荡坚信武力,他认为强大的、绝对的武力,能够征服一切。

看,秦国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以“武”为尊的人,这种思想一般是茹毛饮血的草原才常有的,可大秦国就来了这么一个,还是个太子,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当太子期间,嬴荡网罗天下“力士”,凡是力气大的,骁勇的人,来到嬴荡身边,肯定会被重用。

要知道,自古以来的“人才”选择,都是以“文”为主,以“武力”为标准的选择,一直都被世人鄙夷,即便是后世,武科举出来的人才,都是远远比不上文科举出来的人才,因此嬴荡的选择标准是破天荒的,让很多民间的“力士”纷纷来拜。

嬴荡收获了很多力士,这些人成为了嬴荡的班底,其中三位,被嬴荡无比重视,很快就封官了,他们分别就是“任鄙”、“乌获”、“孟说”: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

靠“四肢发达”当大官,可别提多开心了。

因为嬴荡打开了这么一个先河,在秦国内部,有一些人坚定地站在嬴荡身后,这也是嬴荡的智慧:

当莽夫莽到一往无前,将不再是莽夫!

不过一群力士,总要找点事情做,在没有战争的时候,总不会待在朝廷上混吃等死吧,文官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写不完的奏折,那么武官就应该无所事事被鄙视吗?

当然不可以,伟大的太子嬴荡殿下,决定给力士们搞搞“军训”,连连力气,至于用什么方法呢?

嬴荡一打响指:

“有了,就举鼎吧”。

举鼎是先秦时期一种彰显力量的常态方式,后来的项羽征服江东子弟,靠的就是举起那让人看着就浑身发软的青铜大鼎,而秦武王心中有沟壑,且只相信力量,那肯定就要锻炼力量了。

就这样,秦武王和他的小伙伴们,在空闲之余,常常举鼎为乐。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嬴荡顺利即位。

即位之后的嬴荡,立马就拿张仪开刀,他很厌恶张仪充满政治谎言的外交方式,而嬴荡的心腹大臣们则天天诋毁张仪:

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谗张仪曰:“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

而他们也说出了厌恶张仪的原因,那就是在秦武王等人看来,这些玩心机的人,能靠一张嘴祸害别人,迟早也能把自己的国家卖了,他们指责张仪“无信”,这导致张仪惶恐不已,主动提出要离开秦国。

嬴荡没有杀了他,同意他的离开。

当上了王的生活,是充实的,可聪明的嬴荡也开始意识到了很现实的问题,好像光崇尚武力,依旧无法解决秦国的问题,武力的确不是唯一的。

所以嬴荡,也试着向现实低头了。

他开始要和朝廷的文武官员商讨大计,不再任性了。

认识到了世界无法被他击垮,而他却会被世界按在地上摩擦的秦武王,开始有了转变。

秦武王在位时期,做到的一个壮举就是打开了秦国东进的路线,这让秦国后来问鼎中原,做了充足的铺垫。

秦惠文王时,秦国抢来魏国的崤函之地,设立并命名为函谷关,这是秦国进可攻退可守的重要支点,而秦武王想要完成从函谷关出兵东进的宏愿,就必须掌握当时属于韩国的重镇:宜阳。

没地就抢,没人就借,这是秦“六世”之烈的共同特征,为了拿下宜阳,控制韩国的三川之地,秦武王询问自己的叔叔樗里疾已经秦国的支柱将军甘茂,这两位也是当时秦国的“左右丞相”。

而说到秦国的“丞相”,又必须要多提一下秦武王的另一个“壮举”:改相国为丞相。

“二年,初置丞相,醿(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战国时期,各国的“相”都只是还叫“相国”,而不是丞相,但是秦武王很讨厌各国之间那种“外交”的作风,不愿意和他们为伍,因此把相国改为了丞相之位,这也是古代中国“丞相”的来源。

关于“伐韩”,夺宜阳,定三川,这是张仪在出走魏国前给秦武王出的主意,秦武王当时看似漠不关心,后来细细想之,觉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要完成王图霸业,必须要做这件事情。

但樗里疾却反对了秦武王的想法,他说韩国太远了,秦国的后勤和军队到了那里时,都已经是残兵败将了,不需要打,等于是自寻死路,可这很明显不是樗里疾想要的答案,他因此把重心放在了甘茂身上。

果然,甘茂是支持他的,而且非常支持,甘茂认为,打下韩国宜阳,需要三个要求:

一、需要秦武王同意他出使魏国,说服魏国不会趁秦国出兵之际偷袭,甚至最好能借魏国之力,一同伐韩。

二、需要和甘茂立下“誓约”,不管朝中有多少人针对甘茂,要求停止战争,秦武王必须信任且支持甘茂。

三、在伐韩的过程中,随时都要加兵加钱,秦武王一定要将补给做到位,不能半途而废。

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请求,于是甘茂前往了魏国,说服了魏国组成“秦魏联军”,而后又与甘茂立下“息壤之约”,坚决支持甘茂,就这样,甘茂帮助秦武王开始进攻宜阳,拿下宜阳,控制三川。

这个战略带来的效果是巨大的,直接奠定了秦国此后的基础:

“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

甘茂伐韩期间,果不其然,樗里疾和其他朝廷官员弹劾甘茂伐韩消耗太大,而且目前的情况是越来越糟糕,众人要求秦武王立即停止东进事业,可秦武王不仅没有停止,还加派了五万士兵增援,让他的大力士“乌获”带队。

得到了秦武王无限支持的甘茂也背水一战,把钱财大量地散给士兵,放手一搏,提高士气,最终秦国拿下了宜阳。

在这场战略中,秦武王也用了战国时期各国一贯的“合纵连横”,没有再坚持以往自己小看谋术的态度,但也发挥了自己一直坚持的“武力”理念,这场战略中,他的大力士乌获、孟说、任鄙就起到了大作用,被秦武王大肆封赏。

拿下了宜阳,控制了三川之地后,秦武王设置了“三川郡”,就决定一路前往东周的都城洛阳,在洛阳进行一定的“示威”行为,用来震慑周天子,也等于在震慑天下群雄,而这个做法,就是秦武王一开始的“借口”: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秦武王还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当时说的是,只要能到洛阳震慑周天子,那么他自己连死都愿意,说得是让人振聋发聩,为之动容,可没人想到,秦武王真的会因此而死。

没人想到,秦武王不是死在了战争的利器下,不是死在了很群雄的争霸下,却是死在了自己的“鼎”下。

到了洛阳后,秦武王很兴奋,他想来想去,用什么方法来“恐吓”周天子呢?

他想了三种办法:

第一:拿刀直接威胁周天子

可秦武王细细想了想,如果真的拿刀架人家脖子上,那就会被其他诸侯找借口打上门来,秦武王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了,肯定不会这样做。

第二:直接要求周天子对他实行特权

若是在秦国没有僭越称王之前,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但秦国已经僭越称王了,在名义上,秦武王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他如果要求周天子对他赐予特权,不就是在默认他和周天子的从属关系吗,这又是落了下乘。

第三:最简单的办法,进行武力“展示”。

要说世界上哪一个人是最早以“比赛”为借口来趁机展现武力的,那必然就是秦武王。

思来想去,秦武王决定还是用自己平时和大力士们最喜欢的活动“举鼎”来震慑周天子,那画面可以想象,那么重的大鼎,被他们举起来,周天子不得吓得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天子呢。

秦武王越想越兴奋,就决定了那样干,刚好洛阳有一个九鼎之一的“龙文赤鼎”,就拿这个鼎作为比赛项目。

到达洛阳的某一天,洛阳的周王太庙前面,大家都在围观从秦国来的国君和他手下的几个大力士进行举鼎比赛,这盛况,堪称先秦时期第一“运动会”。

举鼎比赛中,孟说成功地举起了鼎,秦武王作为这群“大力士之首”,自然不能落下下风,于是拼尽全力举起龙文赤鼎,可谁知道,秦武王根本没有力气足够支撑这个鼎,举着举着,秦武王就力竭了,忽然垮下的重量让秦武王立马身受重伤:

“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脉者,系络脏腑,其血理分行于支体之间,人举重而力不能胜,故脉绝而死”。

用司马光的说法就是,秦武王举鼎,导致全身经脉断绝,血液无法再输送,他的死因,是来自于举鼎的反噬,比起《史记》所说的“绝膑而亡”(意思是秦武王因为举鼎导致膝盖骨无法承受重量而死)更加具体合理。

秦武王大致是用力到七窍流血,这就是经脉断绝的体现,而周王太庙附近的人看到这个场面都是傻了眼了,秦国军队浩浩荡荡跑来洛阳示威,还借鼎来举,用来“恐吓”周天子,可谁能想到,他们连自己的国君都搭上了。

可这一幕在洛阳百姓的眼中,却又不是这样了。

因为秦武王此举本来就是有“羞辱”周王室之意,而且还在人家的太庙面前耍威风,这是不是有可能就是人家“先王”集体发力把秦武王给除掉了呢?

所以秦武王算尽了一切,却没有想到最后的这个行为,让自己反而成为了一个笑话。

在秦武王死后,他的大力士孟说被秦国治罪,最后处死,而王位的空缺,让秦国内部又混乱了起来,最终还是被芈八子(秦宣太后)和她兄弟魏冉拿下了王位,最后是赢稷即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昭襄王”。

不管秦武王的死对大家而言是笑话还是悲哀,秦武王在位短短三年内做到的事情,还是让大家很敬佩,对秦国的影响很深重的。

对于他崇尚武力的做法,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朴素的精神,有的人说秦武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明显就是对秦武王不够了解,他并不是头脑简单,头脑简单的人,也完成不了东进的计划,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提倡秦国人人皆兵,从而强大本国的武力。

这其实和商鞅的变法核心,是一脉相承的。

商鞅变法,就是设立了二十等爵制,目的就是用爵位来激励秦国士兵奋勇杀敌,用这种方式来直接提高秦国战斗力,商鞅变法和秦武王举鼎的区别只在于,前者是制度性的,后者是精神性的。

所以说,秦武王的死,是秦国的遗憾,他也是六世之中最有潜力的那个人,举鼎而死时,年仅二十二岁。

说他为了自己的鲁莽而买单,这也算,可站在一个“武力崇尚者”的角度来讲,秦武王从小到大极爱力士,这怎么又不算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一种精神呢?

或许让秦武王再来一次,他都还是会选择用尽生命的力量举起这个鼎,这一次,不为了天下,不为了野心,只是为了自己,只为证明自己是最强的那个力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