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薛宝钗一直被视为《红楼梦》中城府最深的女子,她似乎做任何事都带着目的性,即便是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她也不放纵自己的心性,她点着贾母爱吃的甜烂之食、贾母爱看的热闹之戏,有很多论者将其解读为这是薛宝钗在讨好贾母;
第三十二回金钏之死,薛宝钗发冷漠言论:“总然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第六十七回,尤三姐自刎,柳湘莲遁入空门,薛宝钗也丝毫不为所动,反而说:“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
最终得出结论:薛宝钗虽然很优秀,但为人太过计较利益得失,缺乏真性情,并且给薛宝钗冠上了一个“世俗美人”的称号,林黛玉则是“风神若仙子”的真性情之人,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对宝钗来说,未免太过偏激,对黛玉的评价,则太过想当然了,因为纵观全书,林黛玉的心机之深其实并不在薛宝钗之下。
就以林黛玉初进贾府的两件事为例,其一,林黛玉刚至贾府时的精神状态是紧绷的,这种紧绷的状态从侧面反映了林黛玉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真性情:
这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第三回
脂批云:写黛玉自幼之心机!
按照《红楼梦》文本的说法,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才不过七八岁的年龄,最多也不超过十岁,这般幼童,行事为人却这般严谨内敛,心中若无丘壑,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林黛玉的心思之深沉其实不比薛宝钗差。
其二,林黛玉见到贾母之后,贾母询问她读的什么书,林黛玉回答刚念了《四书》,贾母听毕说了这么一番话,书中这般记: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第三回
贾母如此评价自家迎、探、惜三春,或许是出于自谦,又或者说的确实是实话,但终究是话赶话随便说的,可林黛玉却记住了这一点,随后就是经典的林黛玉与贾宝玉相见的场面,贾宝玉也询问林黛玉念了什么书,黛玉的回答立刻就变了,书中这般记: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第三回
就这么一会儿时间,林黛玉就变了自己的说法,贾母的无心之言,黛玉却将其放在心上,既然贾家迎、探、惜三春尚且没读过多少书,自己安敢炫耀自己的文才,这岂不是喧宾夺主?所以第二次贾宝玉询问她时,她立刻自降身价,将自己贬低为和迎、探、惜三春一样的“些许认得几个字”的水平!
林黛玉这样的做法,跟薛宝钗在自己生日宴会上挑贾母爱吃的食物、选贾母爱听的戏曲,二者殊途同归,皆是智商、情商双高的表现,如何到了宝钗身上,变成了城府极深,缺乏真性情,到了林黛玉这里,变成了懂事聪明,这岂不堕入了双标的泥沼之中?
另外还有薛宝钗绝情的说法,对金钏之死不但不体谅,反而跟王夫人说了不少风凉话,这就没有考虑到时代因素,在封建时代,丫环们的地位跟猫儿狗儿差不多,薛宝钗断然没有为一个金钏责备王夫人的道理,她只能通过言语来安慰王夫人;且看晴雯死后,林黛玉一向跟晴雯关系甚好,但也没表现出过度的悲伤,反而跟贾宝玉一起探讨《芙蓉女儿诔》的措辞用句来,难不成林黛玉也是个无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