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实力是高于皇太极的,为何却没能成为皇帝?

努尔哈赤在晚年对于立太子的事一直没有做出决定,直到临终也依然没有留下任何诏书确立此事。这毫无疑问导致了贝勒之间的帝位之争。当然,这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与的。那究竟是哪些人有这个资格?

在之前曾讲过,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曾设立了四大贝勒,分别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能竞争帝位的自然是这四位贝勒。按理说,这四位贝勒必然是都有获得帝位的资格,且皇太极身位于四大贝勒的末端,本身年龄又是最小,其机会也是最低的。可最后帝位却偏偏被他所获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贝勒代善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能获得帝位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为过。二贝勒阿敏,因他的父亲犯罪被囚禁,自己也曾经犯错,便失去了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虽然战功赫赫,但有勇无谋,军力也薄弱,况且相传他曾弑母,这也使得他失去了与皇太极争夺皇位的资格。要知道在那时候争的可是帝位,这弑母的名头一出来,自然难以服众。而最后,能与皇太极一争高低的自然也是只有大贝勒代善。当时的代善实力是高于皇太极的,他性善宽柔,军功赫赫,势大且得人心。连努尔哈赤都说过他最有机会继承自己的位置。然而,结果却是皇太极登上了帝位,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里就有一个故事就是关于这之间的原由:相传曾经小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举报,说大福晋曾经备佳肴给大贝勒和四贝勒送去,这大贝勒是欣然接受,而四贝勒皇太极则是没有接受。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本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在那时候来说。小福晋这一举报,自然被视作贿赂。

当然,除了此事她还提及大福晋经常派人拜访大贝勒,还经常深夜出宫。虽没说是怎么回事,但身为大福晋却与大贝勒走得这么近,其中的猫腻自然不言而喻。努尔哈赤知道后自然是十分的生气,但是却不愿被外人知道,便找机会处置了大福晋。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后来这事自然就传到了满洲贵族耳中,这对大贝勒的声望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最后也失去了争夺帝位的权利。

这里有人就曾经怀疑说小福晋是受皇太极的指使才这么做的。他通过大福晋和大贝勒之间说不清的关系,一方面打压制裁大福晋,另一方面使大贝勒声名狼藉,同时也可以以此震慑莽古尔泰和阿敏,最终夺得帝位。当然,真实与否,我们无从考证,但皇太极在庙堂之外受推举,顺利继承帝位却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有人认为,既然皇太极顺利上位了,那这帝位之争也该落幕了才对。其实相反,帝位之争真正残酷的地方才刚刚开始!

自古都说帝王之争免了的便是兄弟相残,皇太极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自然也就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兄弟。而二贝勒阿敏自然成为他的第一个目标,毕竟阿敏是四位贝勒中唯一一个不是皇太极的亲兄弟,其次他曾表示皇太极上位后他便会离开,以及1627年的时候在攻打朝鲜首都之时他主张攻占首尔一带与皇太极的意愿相违背。这一系列举动在皇太极眼中无不是对他的背叛,以及其野心的显现。终于在1629年,皇太极命阿敏驻守京东永平等四座孤城,最终以阿敏兵败等原因,定罪并监禁于他。至此,皇太极拔除了自己其中一个心腹大患。

莽古尔泰

之所以说是其中一个,自然是还有一个人在皇太极眼中也是他的心腹大患。那人就是三贝勒莽古尔泰。之前说莽古尔泰弑母才失去了竞争帝位的资格,但据说他的这个行为是为了讨好努尔哈赤。这在皇太极眼中无疑是图谋皇位的举动,上位之后必然是免不了想办法除去这心腹大患。莽古尔泰虽有勇无谋,但其作战实力以及赫赫战功却是摆在那里。这让皇太极也是没有办法。然而,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却给了皇太极机会。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皇太极对大凌河城是进行了四面围攻,而莽古尔泰带兵在南面攻城,不料被炮火打得兵力大损。当时,他请求皇太极调整兵力,却遭到了皇太极的拒绝。一气之下,他直接质问皇太极为什么为难他,要借刀杀他。这话一出来,就不得了了!不仅如此,还欲对皇太极拔刀相向。这是彻底给了皇太极打压他的机会。首先,当面质疑君主,有顶撞的意思这是大忌,其次又欲拔刀,更是大罪。皇太极当时就质问他,这是打算做什么?

事后,莽古尔泰虽有请罪之心,但皇太极本就想除掉这个大患,自然是不可能原谅他。也借此将对他的打压,放到了明面上来。第二年便传来莽古尔泰病死的消息,这莽古尔泰是否是病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皇太极的另一个心腹大患被拔出却也是事实。据记载,当时皇太极还将莽古尔泰的亲属及其手下官兵屠杀殆尽,其手段之狠辣,让人望而生寒。

到了这里,相信各位应该有发现,大贝勒代善并没有被皇太极除去,这又是为何呢?其实也简单,毕竟皇太极要除去的是对自己帝位有威胁的人,而这代善早已对皇太极俯首顺从,自然也便保住了性命。

帝位之争,骨肉相残,虽残酷,却是真实。其中的善恶,并不是我们后人能评价的。它只是烙印于历史长河中的其中一个印记。皇太极在帝位争夺中,无论他做了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他成为了一位君主。成王败寇,就是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