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政权是三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地理位置优越,又有长江作为天然的战略屏障。自东汉末年以来,人口向江浙一带不断的迁移,使得这一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但是繁华一时,孙吴政权最终还是消亡,成为了历史。
很多人认为灭亡的原因是司马家族的力量一手遮天,并将原因完全归于司马家族,忽视了孙吴政权内部斗争对政权自身的损耗。实际上,自孙权死后,东吴局势愈发不稳定,阶级矛盾严重,这些矛头最终指向了孙吴政权的灭亡。
天下三分群英并起 吴楚繁华制霸一方
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并不陌生,享誉中外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便是描写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小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开篇语也是对这一时期政治局势的绝佳解释。在无数的政治势力角逐中,孙吴政权在江浙一带开始逐渐崛起。
1、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是承接东汉开启西晋的一段分裂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家喻户晓的赤壁之战,后世有诸多的诗句传颂,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提到三国,我们便不得不从董卓乱政说起。董卓废除汉少帝、挟持汉献帝,以太师的身份掌控朝政,天下大乱。
当时政治势力虽多,但各有图谋,真正发兵讨伐董卓的只有孙坚和曹操的势力,并且这场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为这一段历史画上句号的是司徒王允和吕布刺杀董卓成功,三国时代拉开了帷幕。
2、草创江东,吴国建立
据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草创江东署羽陵,异书奇石小崚渡。”孙吴政权以江东地区为基业,对江东地区的占领是孙策建立吴国的基础。
曹操大败袁绍之后基本统一了北方,刘备光复汉室,在巴蜀之地建立蜀国,三国鼎立局势形成。孙权借助父亲孙坚、兄长孙策留下的政治基础在江东建立势力,最终建立吴国,并迁都至建业。孙吴政权指的正是孙氏领导的吴国政权。
3、繁华处危机四伏
天下由汉初大一统、分裂割据到三国鼎立,兼并战争从未停止,各种势力为争夺地盘挑起无数次的战争。即使是在三国鼎立时期,这种现象也依然广泛存在。
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耗,甚至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加之三个国家建立之初需要经济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这一段时间是相对安定的。
自东汉末年以来,人口大量向江浙地区迁移,广大土地得到开发。在此之前,南方土地因为土质的原因难以耕种,种植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但北方人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使得农耕在南方也有了高产量的可能。
江浙一带坐拥山川河流无数,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建材、矿物和食物数量充足,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因此在三国鼎立、战争较少的时期,孙吴政权领导下的地区得以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带动商业的发展。纺织业、冶瓷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的发展为孙吴政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东吴时期士族风气十分严重,人们对地位、阶层十分看重并且对此十分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初建立时的秩序稳定和经济恢复,但同时也为阶级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随着时间的推延,以皇室为代表的侨郡势力与吴四姓为代表的江东世家矛盾愈演愈烈。小势力之间因阶级矛盾导致的腥风血雨数不胜数。
在三国鼎立时期,如何处理士族矛盾是三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曹操作为非士族成就一代帝王,但也正因士族而亡国。孙权吸取到世族力量只能消化利用而不能消除的经验,努力推行政权的本土化和世俗化,力图在同化政权的同时同化士族,从而使得自己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但政权的本土化也使得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使得孙权对江东士族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晚年的孙权对一切疑神疑鬼,甚至对忠心耿耿的老臣、多年征战的老将也将信将疑,稍有不顺心便兴师问罪,甚至于直接贬黜。他淫威独专,滥用酷刑,最终导致上下言路不通,君臣离心离德,整个朝廷乌烟瘴气、难见天日,内部矛盾激化。
诸葛恪:天才的通病——聪明反被聪明误
1、少年出名,急智“神童”
诸葛恪此人有小才但又恃才自傲,他常常以儒将之名自诩,但敢于自称儒者的他却没有夙兴夜寐、一心为民的儒家做派。幼年被称为神童的他因聪明的反应、机智的应答迅速走红。
据魏晋时期陈寿所著《诸葛恪传》:“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竺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绩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
这段文字大意是诸葛恪的父亲因面长遭到了孙权的取笑,在大会上公然牵出一头驴,并在驴脸上贴写有“诸葛子瑜”的字条,而诸葛子瑜正是诸葛恪父亲的名字。
诸葛恪请求在字条上添两字,在“诸葛子瑜”以后加上了“之驴”。孙权大为惊叹,将驴送给了诸葛恪。由此可见诸葛恪有急智,这使他顺风顺水的执掌了东吴大权,也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祸患。这种聪明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可以称之为“机灵”,但是否是真正的有才华只能留待日后的考量,耍小聪明并不能代表是真正的聪明。
2、恃才气傲,心比天高
诸葛恪擅进不擅退,且拥有极强的虚荣心。从《答费祎》中“向者,人言‘恪素怀刚愎,矜己陵人,非能化平邦内,敬守神器’,其真小儿之见也!恪闻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丞相既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斗筲之人,何足闻也?”
在这一段文字当中,诸葛恪将他的巧言善辩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当事人费祎竟气得怒火攻心。也正是在他为人处世风格如此极端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他偏激的人格。
3、新城兵败
诸葛恪的父亲曾经评价他:“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在讨伐山贼的战斗中,诸葛恪两战告捷,由此也让诸葛恪对自己有了不清醒的认识——盲目的认为自己极具武略。
公元253年3月,诸葛恪率领二十万大军兵败新城。在东吴社会矛盾严重的情况下,二十万的兵力已是上限,这场战争的失败使得东吴的局势雪上加霜。诸葛恪也为自己的恃才自傲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这场战争后期,诸葛恪率领的部队士气不振,衣食问题得不到解决,但虚荣心使得诸葛恪对此不管不顾,甚至想要孤注一掷。在得知诸葛恪此时进退维谷时,富春候以皇帝的名义宣旨让他回国。
回国后,诸葛恪竟以此为理由向皇上发难,皇上惧于他的威势敢怒而不敢言,这使得诸葛恪变本加厉,更加的目中无人。后来富春候孙峻设下计策,宴请诸葛恪,并在宴会上刺杀了他。一代天才,最终毁在了自己的恃才自傲之中。
孙吴的内部斗争——孙吴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其后叶陵迟,遂至覆国,未必不由此也。”在吴国最初建立的时候,孙权是一个十分有魄力的领导人,后世有诸多诗歌赞颂他的事迹,辛弃疾脍炙人口的“生子当如孙仲谋”便是对孙权极高的认可。
在东吴巩固并逐步发展的时期,孙权爱才惜才,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政治活力充沛,国家的各项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晚年时期的孙权性格逐渐变得乖张,开始疑神疑鬼,让人胆战心惊的吕壹事件便是对这一史实最好的见证。
晚年时期的孙权对待老臣老将也丝毫不手下留情。据《三国志·陆逊传》记:“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忿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孙权驾崩后,新皇帝没有足够的威慑力一统朝政,遂有诸葛恪之类肆无忌惮的滥用权力。朝廷内部矛盾愈演愈烈,整个国家不攻自破。
总结
孙吴的内部斗争是导致孙吴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这对我们现在了解政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三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东吴本有希望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帝国,以至于三国时期著名谋士鲁肃也向孙权提过“可图天下”的建议。
但长期未能解决的士族风气隐患和政权内部矛盾的愈演愈烈压垮了这表面繁荣的庞大帝国。“人心齐,泰山移。”当人心不齐甚至互相敌对时,一个政权离消亡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