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谥为宣孟,春秋时期晋国人。其父赵衰,曾随公子重耳去国在外二十年,及重耳即晋文公登位后,又辅佐晋文公成为春秋时的一代霸主。
晋献公晚年,骊姬祸乱晋国,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被迫逃亡。年轻的赵衰不得不追随着公子重耳,此后一生都伴随重耳,为其出生入死。
重耳一行流亡翟国避难时,翟国将攻打戎族时俘虏貌美的季隗、叔隗两姐妹送给重耳。重耳将叔隗送给赵衰为妻。叔隗为赵衰生下一子,他就是威震天下,影响晋国命运的一代权臣——赵盾。
重耳在翟国生活十二年,幼年赵盾也在父亲赵衰和姨父重耳的熏陶下成长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赵盾既博闻强识,又温和知礼。由于晋惠公迫害,重耳和赵衰被迫把家小留在翟国,继续逃亡。赵盾也被迫与父亲分开。
后来,在秦穆公协助下,重耳回到晋国,杀了晋怀公继位,即晋文公。复国后,晋文公封赵衰为大夫,并把自己的女儿孟姬下嫁给他,生三子,即赵同、赵括、赵婴齐。孟姬本姓姬,嫁给赵氏,因此史称赵姬。赵姬贤德,得知翟国还有赵衰的后人,就把赵盾母子接回晋国,还把叔隗立为正室,自己甘当小妾。后来,赵姬以赵盾贤能,且为嫡长子,力主让他继承赵氏宗族。
赵衰备受晋文公、晋襄公信任和重用。赵衰去世后,赵盾继承父亲执政大夫一职,后又兼中军元帅,集于军权政权一身,成为晋国朝堂上国君晋襄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
赵盾执政后,制定众多法令章程,恢复贵贱之制,重新设立已废除的官职;明确刑事法规,清理诉讼,追捕逃亡案犯;建立契约,清理政事积弊,任用怀才不遇贤臣,并得到襄公的允许。此后二十多年里,赵盾的这一方案一直在不断地修订。
赵盾担任正卿不久,晋襄公病逝。太子夷皋继位,即晋灵公。晋灵公年幼,身为执政大臣的赵盾,摄政晋国,逐渐稳固了晋襄公薨逝以来的混乱局面,开始独揽晋国长达20年的专权。
公元前621年,郑国扈地。
赵盾全权代表晋灵公,参加与齐国、宋国、鲁国、卫国、陈国、郑国、曹国、许国的结盟会议。在会盟中,赵盾介绍晋国新君,行使的是完全仅有霸主才能够拥有的权威。赵盾首次以卿大夫的身份在诸侯中亮相,开启臣子主盟诸侯的先河。自此,臣子坐大,诸侯卑微,逐渐成为春秋时代潮流。
实际上,赵盾执政期间一共主持五次重要诸侯盟会,即:鲁文公七年(前620年)的扈之盟、鲁文公八年(前619年)冬的衡雍之盟、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的新城之盟、鲁文公十五年(前612年)和十七年(前610年)的两次扈之盟等。其中前三次史书都书写“晋大夫”或“赵盾”为其主盟,后两次盟会则未注明赵盾而书之“晋侯”,即把晋灵公当为主盟者看待,但是史家一致认定其实主事者仍然赵盾。
为此,清代学者万斯大在《皇清经解》中分析道:“此年(鲁文公十五年)扈之盟,晋灵亲会,将伐齐讨乱。然稚年未谙国事,实亦赵盾主谋。……十七年会扈亦然。”
可见,对于春秋诸国而言,赵盾才是实际上的春秋霸主,以卿大夫的身份主盟诸侯。
在赵盾执政时期,诸卿争权情况屡见不鲜,而赵盾的最终胜出是以不断的党同伐异为代价的,他在朝堂之上清除异己,致使整个晋国政出一门。
公元前618年,不甘心的老臣们相互勾结,派刺客刺杀赵盾的心腹,掌握着中军大权的先克。赵盾下令彻查,结果涉案的老臣全被抓起来,被赵盾就地正法。经过这次事件,赵盾彻底铲除了自己的政敌,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组建晋国朝政的核心——三军六卿,将自己的亲信均拉入六卿行列。
晋国“独霸”中原,让一直想进军中原的楚国十分不满。一心称霸的楚穆王,费尽心思要北伐与晋军一战,报当年城濮之战的仇。但晋襄公时晋国国富民强,楚国难以匹敌。晋襄公去世后,晋国动荡,最后赵盾执政稳定局势。
如今赵盾忙于处理国内内乱,重组政治核心。楚穆王趁机攻击晋国附属国郑国,郑穆公积极抵抗,同时立即遣使求救于晋国,但此时赵盾无暇顾及郑国。郑国败,被迫与楚国结盟。
此时晋国才率领宋、卫、许四国联军前来援助,郑穆公又被迫与赵盾结盟。在楚军撤退后,赵盾才出兵救郑国,让楚穆王意识到赵盾此时内部矛盾重重。同年夏,楚国再次挑战晋国,攻击晋国盟友陈国。陈国指望不上晋国,只能任楚国欺负。
接着,楚穆王又派人前往鲁国、秦国,让他们合围晋国,秦国答应与楚国合作。
次年,楚穆王与郑国、陈国结盟,约定三国一起反晋。很快,楚国又伐宋,宋国也被迫归降楚。但楚穆王连年兴兵,内部却出了乱子,被赵盾有喘息职机。
几年后,赵盾稳定晋国的局面,重新高举“尊王攘夷”旗号,号召诸侯反楚。
这时,楚庄王新立,君位不稳,有内乱的隐患,于是他假装沉迷酒色,韬光养晦。晋国却开始反攻,诸侯权衡利弊,重新倒向晋国。
公元前613年,赵盾主盟,宋、陈、卫、郑、许、曹六国的国君在宋地新城与晋国结盟。次年,赵盾派军队攻打附楚的蔡国,蔡国战败,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前610年,赵盾再次召集诸侯于扈地会盟,这次所有诸侯国均拥护晋国,晋国再次被“推举”为中原霸主。
随着晋灵公逐渐长大,胡作非为还难以劝谏。他开始不满于赵盾专权,与赵盾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直接派刺客刺杀赵盾,赵盾被迫离开晋国。
不久,赵盾堂弟赵穿杀了灵,请赵盾回国主持朝政。
赵盾命赵穿前往洛邑迎公子黑臀继位,即晋成公。
晋成公十分害怕自己落得与晋灵公一样的下场,继位时,便把国政全部“托付”于赵盾。
赵盾重新执政后,设立公族大夫,即国君以外的同姓近亲。赵盾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赵括立为公族大夫,即赵氏公族,垄断朝政。
赵盾稳定晋国的地位,楚庄王也平息内乱,两人之间的战争正式开始。楚庄王攻打郑国,威胁陈国,陈国投降。赵盾派军驰援郑国,楚庄王撤退。赵盾命晋军越过郑国南进,进攻陈国。但晋军长途跋涉,赵盾不得不撤回军队,准备来年再战。
公元前603年春,赵盾亲自挂帅,联合卫国南下攻打陈国,陈国坚决跟随楚国,顽强抵抗,赵盾无功而返。接着,楚庄王又率领楚军围攻郑国,郑国向楚国投诚。其实,面对赵盾和楚庄王的轮番进攻,郑国内部已经分裂为亲晋与亲楚两派。
公元前602年,中原发生旱灾,晋楚暂时休兵。郑国、卫国、鲁国先后依附晋国。同年冬,在赵盾陪同下,晋成公在黑壤与鲁宣公、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结盟,赵盾邀请周王朝派人参加,周定王派特使王叔桓公前来当陪衬。
楚庄王一生遇到最强劲的对手,莫过于赵盾。经过赵盾的努力,晋国最终把晋楚争霸的主动权控制在手里。
赵盾为晋文公后,晋国出现的首位权臣,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推行强权政治,延续晋国霸主地位,极大地抑制日益强大的楚庄王。他侍奉三朝,执政期间权倾朝野,削弱君权,使赵氏于晋国独大,可以集合晋国全国的力量与楚国争衡而不落下风,被后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