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的可塑性

教育心理学中所指的可塑性,主要指儿童在成熟过程中,其心理发展易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研究指出,儿童的可塑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的可塑性最大,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经过各种相应的教育培养,儿童可以成为各种预期的人才。如著名行为主义理论家华生认为: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育可以把儿童塑造成任何类型的人才。

一般来说,从出生到性格基本成形,以下5个时期影响了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

1、婴儿期:信赖—不信赖

此阶段,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及时给予满足。如果婴儿与亲人之间没有建立依赖关系,就会产生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出现情绪问题。

2、幼儿期:自主感—羞愧

及怀疑自我意识萌芽,但饮食和大小便等还要依赖成人,所以,在此时宝宝身上,“违拗性”与“依赖性”会交替出现。

3、学龄前期:主动—内疚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加强,但当主动行动遭到失败时可产生失望与内疚的心情。

4、学龄期:勤奋—自卑

当孩子发现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孩子不能发现自己勤奋的潜力,则将产生自卑。

5、青春期:身份感—身份混淆

青春期孩子的体格、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都在变化,如果在感情问题、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价值等问题上处理不当,即可产生身份紊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