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墓的成因

地理因素:建造崖墓必须在石壁山岩中凿墓,我国云、贵、川一带山脉为沙页岩,有利于开凿崖墓;社会因素:生产力增加后,土地的兼并激烈,不愿拿土地来做墓地;埋葬习俗:古人认为葬于崖墓,可以成仙成神;崖墓的开凿技术成熟。

崖墓,又称岩墓、蛮子洞,是古代墓葬的一种形式。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发现,最早的崖墓出现在西汉中期,盛行于东汉,蜀汉时已趋衰落,至南北朝时接近尾声。崖墓的特征是沿着浅丘,山坡的砂质岩层由人工凿成方形洞穴,然后安葬遗体和殉葬品。据大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全区共有101处,共有950座崖墓。大足的崖墓有的是齐于地表,有的开凿在距地面2-10米搞的石崖上,基本上是以墓群的形式出现,单座崖墓出现得极少,少者两三座崖墓,多数在同一崖壁面十几座崖墓。

崖墓产生的原因

1.大足多山的地理条件为开凿崖墓提供了自然条件

崖墓是以凿山为室的一种墓葬形式。由于崖墓必须是凿墓于山岩石壁,所以最起码的条件是必须具备这种地理因素,而我国南方,云、贵、川一带山脉交错、丘峦起伏,在大足地区境内,普遍分布着石质较为疏松的沙页岩,这种石质不是很坚硬,利于开凿崖墓。所以具备了开凿崖墓的自然条件。

2.东汉时期,大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决定了开凿崖墓的社会条件

东汉以前,社会经济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发达,当时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到了东汉后期,社会经济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黄河流域的某些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而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在急剧上升。随着人口的增加,南方不少地区的开发速度加快。四川在经济发展与边区开发方面都比较快,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发达区域,当时大足隶属于四川,所以大足也成为了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人口也非常密集。另外,在东汉时,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一是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农业水平提高;二是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如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使生产技术提高,并为农业提供保障铁技术的改进,如杜诗的水排,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四是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正因为以上生产力的发展,土地资源被广泛开垦利用,在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时期,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土地的兼并也日趋激烈,所以平地成了人们的居住和耕作区,不愿拿来做墓地,同时也认为不利于尸骸的保存。

3、埋葬习俗,认为葬于崖墓,可以成仙成神

古人把死者埋放于悬崖峭壁,利用天然或人工开凿的山洞放置死者,这在商周时期至秦汉之际都存在。人们生前追求的生活富裕,渴望高官厚禄,死后也渴望过着更为美好的生活或成仙成神。

4、崖墓的开凿技术已经很成熟

由于生产工具的发展,铁制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出现运用,在西汉时冶铁业更有长足进步,能够制造更好、更锋利的铁工具。当时,四川地区是全国的冶铁中心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