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状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状元”到底能当多大的官?
封建皇权社会中,“科举制度”乃系朝廷取仕的基本办法,类似现今的公务员考试。各级考试过程中,名列第一名者被称为“元”,比如省级考试——“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全国级考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殿试”的第一名,即我们常听到的“第一甲第一名”就被称为“状元”。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乃系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有着“大魁天下”的霸道称号。
一般情况而言,考中了“状元”就等于踏上了仕途升迁的快车道,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可谓指日可待。
根据《清史稿·选举三》记载:
一甲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进士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有差。
清代科举考生形象
也就是说,清代时期一旦考中“状元”就会被立马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职。“翰林院修撰”,品秩为“从六品”,基本类似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国史编纂人员。“状元”出身的“修撰”虽为闲职,但却是朝廷重点关注、培养的储备干部,翰林院的“实习期”满,或留在朝中历经“侍读”、“侍讲”等升迁分发六部、进入内阁;又或者外放地方,历经“知县”、“知府”等升迁成为一方大佬、问鼎封疆。
清代共计出现114名状元,我们以乾隆二年“高中状元”的于敏中为代表,予以官职升迁的说明。
乾隆二年,于敏中考中“第一甲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乾隆九年,于敏中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五年的六年间,于敏中于山东、浙江等地任“提督学政”;乾隆十九年,升为正二品“兵部侍郎”。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进入“军机处”;乾隆三十年,升任从一品“户部尚书”;乾隆三十六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乾隆三十八年,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并成为“军机首席大臣”。自此,于敏中成为朝野尽知的第一权臣。注意,这个时候的权臣和珅才刚刚得到乾隆皇帝的欣赏,刚刚成为乾隆仪仗队的侍从。
清代时期的“大学士”乃殿阁衔,三殿三阁中,惟保和殿不常置,终清之世,授保和殿大学士者惟傅恒、张廷玉等几人。自此序班以文华居首。也就是说,“状元”出身的于敏中已经达到了文官所能达到的最高级别。
但是,正如刚刚结束的“高考”一样,考试成绩的好坏只能代表你以前的努力和付出,能不能有所成就、能不能出人头地皆在你以后的表现。终清一朝,有于敏中这种问鼎文官之首的佼佼者,自然也有终生不得志、始终未能实现仕途飞升的“状元”。
比如顺治十八年的状元马世俊,仅仅官至“翰林院侍读”;康熙三十年的状元戴有祺仅仅官至“候补知县”便不再复出。
参考文献:《清史稿·选举三》、《清史稿·于敏中传》、《清代状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