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八的《风起陇西》自从开播以来话题度颇高,路阳导演给观众带来了一部别出心裁的三国故事,只不过这种古装谍战剧还是过于小众,并不符合央八的调性,以至于收视率成绩不尽如人意。
不过,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也逐渐对该剧感到“真香”,剧情反转再反转,谁能想到陈恭就是“烛龙”?,而且该剧也将乱世之中的小人物塑造得生动立体,令观众不禁想知道陈恭、荀诩、柳莹、冯膺等人的命运走向。
眼下这部剧终于迎来大结局,当晚收视率达到0.6,虽然不敌央八其他狠剧,但是也是创造开播以来的最好成绩了,主演们晒名牌告别的词条也冲上热搜,热度颇高。
本以为《风起陇西》能凭借结局也能将口碑拿捏,没想到看完之后观众大为不解,这剧情到底讲了个啥?差评声都压不住了。
陈恭成“背锅侠”,强行be太无语
要说《风起陇西》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就在于谍战戏码,蜀魏两方明争暗斗,陈恭表面上被魏国郭淮收入麾下,成为真正的“烛龙”。
其实他就是蜀国故意安插在郭淮身边的一枚棋子,为了获得郭淮的信任,陈恭甚至让荀诩假死,将他关在一处隐秘的地方,自己继续这场计划。
另一边,柳莹受陈恭命令,闯入李严书房将他的先帝遗诏烧毁,这一段进展也未免太过顺利,明明白天还重兵把守的书房,晚上窗边却没有任何人。
柳莹轻轻松松进入里面,声音大到吓人,生怕别人听不到,而李严手下还真就是“聋子”,房子都烧起来才发现,这剧情也太降智了,直接把观众看懵了。
而后因为遗诏,李严最大的筹码没了,自然被陈恭忽悠的不知所措,被杨仪以谋反大罪抓捕入狱,要说全剧最单纯的人就是李严,傻乎乎折腾一通,结果把自己坑死了。
本以为剧情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被关起来的荀诩逃了出来,他还以为陈恭只是烛龙,想着要大义灭亲,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冲进李严府中抓捕陈恭。
虽然陈恭大计已经完成,但是李严罪名还没有完全做实,就因为荀诩的出现,他不得不继续隐瞒身份,直接顶替冯膺的罪名,成了“背锅侠”。
这个荀诩可太坏事儿了,明明自己相信陈恭没有叛变,知道是陈恭故意将他关起来,还是要逃出来抓陈恭,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在陈恭马上被问斩之际,荀诩才想明白一切来龙去脉,可是有什么用?一切都太晚了,是他亲手送走翟悦后,又送走陈恭。
原本可以完美的结局,编剧非得给荀诩加戏,搞一出强行be的结局来升华陈恭的大义真的没有必要,看着陈恭被斩的画面,观众的心都凉了,只想求一双没有看过结局的眼睛。
杨仪成大boss,格局小了
除了陈恭成背锅侠,《风起陇西》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将故事里的家国大义变成了朝堂之争,前期的剧情里观众看到了陈恭、荀诩这些小人物为了国家甘愿成为棋子,冒着随时赴死的危险去执行任务。
陈恭更是眼睁睁看着妻子翟悦死在自己的怀中,也是因为冯膺故意传递消息给魏国导致陈恭父亲牺牲,可陈恭知道一切都是为了蜀国,为了复兴汉室,没有任何怨言,将家国大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观众都以为这场计划是诸葛亮为了北伐成功所做出的谋划,没想到主谋竟然是杨仪,他嘴上说着复兴汉室,其实做的事情没一件与这句口号有关,只是为了除掉李严这个绊脚石,就牺牲了无数的间谍。
要不怎么说“私生饭”最可怕,这杨仪可不就是诸葛亮的私生饭!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下属背着他干了这么大的事情,还口口声声说为了他好。
而且陈恭都已经获得郭淮的信任,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身份帮助蜀国对战魏国,可陈恭最大的用处竟然就是以自己的死亡换取李严的倒台。
要说李严这个人虽然与诸葛亮政见不同,可他再不济也是一位忠臣,为蜀国忠心耿耿,在北伐失败,蜀国危机重重的时候,竟然还“窝里斗”,这剧情也太离谱了。
最后诸葛亮总结一句“朝堂争要有底线,做人要讲原则”就完事了,复兴汉室复了个寂寞,陈恭、翟悦等一心为了蜀国的人才也都死了,整部剧看不出一点格局,真是让观众一口气憋在心里,只能说编剧真有你的!
总而言之,《风起陇西》作为一部古装谍战剧,以谍战的视角去讲述三国故事,如此新颖的题材却没有被编剧发挥出优势。
大结局的剧情毫无逻辑,格局太小,看完只想弃剧了,显然想凭借剧情逆转口碑的愿望落空。不知道你对这个结局满不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