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稹被叫元九?详解其中原因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您走进唐朝才子元稹的故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

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唐朝诗人中称老杜指杜甫,小杜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还有是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唐朝李杜指李白、杜甫,韩柳指韩愈、柳宗元等。

另外唐代还以行第连同姓名等称人,王维有诗题为《送元二使西安》,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这些类别的人名称呼,大都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其本人并不使用。但这些称呼既经使用,便固定习用下来,成为一个人的专门称呼了。因此,元九只是世称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