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以上问题知秀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大家都知道中国第一次完成统一是发生在秦朝,战国七雄相互厮杀,最后秦始皇嬴政扫灭六国一统华夏,但许多人或许不知,在所谓六合归一的秦朝治下,特别是秦始皇在位十二年间,却一直存在着一个西周以来便得分封的诸侯国,直到始皇帝驾崩都安好无恙,这个国家就是姬姓卫国。
卫国立国应该从西周灭纣算起,周武王分封七十二路诸侯,同姓者就有五十三个,卫国便是其中一个。而按周礼“王、公、侯、伯、子”的爵位等级,卫国国君在诸侯面前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姬氏宗亲一般都是公爵,像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就被封为鲁公,甚至位列尚父姜子牙之上,姜子牙在兴周灭纣的过程中,功劳是最高的,却也只是侯爵之首(齐侯)。
这和汉初分封也有些相似,汉高祖刘邦当时的分封办法就是,非刘姓宗室不可封王,非有功之臣不可封侯。汉初刘姓王十二人,四人是与刘邦同辈的兄弟,八人是刘邦的庶子们,其余有功之臣一百余人被封为侯爵,从而形成了贯穿整个东西汉四百年的郡国制雏形。
言归正传,卫国位列公爵,地位相当之高,对拱卫周朝社稷也确实起到过不小的作用。西周末年,周幽王乱国,周平王东迁洛阳,就是卫武公率领天下诸侯勤王护驾,一直将周平王护送到了东都洛阳,当时的卫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威望也是相当之高的。但除此之外,卫国的国势在后来的岁月当中,就再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了,到后来三晋分家,魏国在战国中首先称霸,便不断欺凌卫国(可能是国名同音,导致小魏国看老卫国太不顺眼了),以致高贵的卫国公爵大人自贬为侯,甘愿做小魏国附庸来使老卫国苟活下来。
后来秦国不断东进,魏国也招架不住强秦的猛烈攻势,卫国又变成了秦国的附庸,而再一次自贬身价为君(公、侯、伯、子是诸侯的爵位,君一般是给大夫或将军的封爵,可以说卫国国君自己都认为自己连诸侯都不是了),秦国似乎挺吃这一套,也就没有直接采取军事行为干掉可怜的卫国。
后来魏国国中也有一个附庸小诸侯安陵国国君,也想学老卫国一样,获得秦国的法外开恩,残存家庙社稷,还派出了就因这一次蹭始皇帝热度而名垂千古的外交家唐雎来商议安陵国安置一事。当时还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接见了唐雎,唐雎没有太注重外交辞令上的谈判技巧,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安陵君的要求,即要像卫国那样保留原貌,地方高度自治。
秦王嬴政呵呵一笑,答非所问地言道,先生知道啥是天子之怒吗?唐雎一懵连连摇头,嬴政一脸严肃地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齐楚燕赵韩魏在我眼中也不过是探囊取物,你们一小小安陵国有什么资格跟我谈条件?
唐雎说,天子发怒,我懂了,但目前我与大王只有几步之遥,把我惹急了,我也会让大王见识到士大夫之怒,血溅五步,横尸两命!秦王嬴政见他没有被威吓住,也有点欣赏他的胆识,就说暂且保住安陵国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全看在先生的面子上了!就这样把唐雎打发走了,唐雎在外交上“不辱使命”这个典故就此传开了,“不辱使命”也由此而成为了我们常见的一个成语。可安陵国真实的结果是,秦始皇等唐雎回去交了差,没多久就像普京夺取克里米亚那样,地面部队一波冲击就收入大秦的版图之中了,唐雎唐大夫的后来在史书上就没有后来了。
可当时唐雎提出安陵国要像卫国一样搞“地方自治”,为什么秦王要竟拿“大秦百万雄师”给直接驳回呢?而不是解释清楚秦卫之间是怎么回事呢?卫国这个国家是相当有意思的,国君们大部分无为无能,国势大部分时间孱弱不堪,可卫国却是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人才输出最猛的国家,孔子得意弟子子贡、军事天才吴起、变法神棍商鞅、改天换地的天下第一奸商吕不韦、一剑刺秦王的荆轲等等,全都出自卫国。魏国重用卫人吴起差点灭掉了秦国,秦国重用卫人商鞅从战国菜鸟变成了一统天下的大咖,鲁国重用卫人子贡直接导致强敌齐国乱得一塌糊涂,天下五大国像诺米亚骨牌一样被他整得颠三倒四。而卫人吕不韦更是了不得,一场生意做到自己差点可以成为春秋战国五百年最大的嬴家!
实际上当时秦王嬴政满可以将卫国姬姓的老资格和卫国人才外流的重要性,来将安陵国这个小萝卜头狠狠地羞辱一番,然后将唐雎乖乖赶回去,吩咐安陵君在家洗干净脖子,引颈就戮。可偏偏嬴政像受了刺激一样,跳起来要拿秦国泰山压鸡蛋的气势,毫不讲理地迫使安陵国屈服,实在是有点蹊跷。而卫国的最终下场是怎样呢?在秦始皇在世期间,一直没有最终下场,直到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二年,不知这个败家子怎么就会想起这件事来,才将老卫国干脆利索地灭掉了。
有许多历史爱好者的朋友们纷纷揣测,残暴的秦始皇对卫国的不杀之恩,恐怕要和扶他上位的权相吕不韦联系到一块。吕不韦被嬴政尊称为仲父,在他和秦庄襄王异人在赵国邯郸为质的时候,是吕不韦一手保护着他,教导着他渐渐长大,可以说年幼时的嬴政对吕不韦是很有感情的。后来嬴政回到秦国成为秦王,吕不韦为他操持秦国大政达十余年之久,其间为他在宗室中树立威望,在诸侯列国中建立声誉,无不是吕不韦兢兢业业的结果。这种十年如一日的神操作,在任何一种价值观下都实在很难想像成一个毫无瓜葛的人可以如此坚持有力而为之。
那问题就来了,包括咱们的史学大家司马迁也都认为秦始皇嬴政应该就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部分历史学者及爱好者却认为嬴政不是吕不韦之子,而是吕不韦“以吕易嬴”的一步棋子,只可惜吕不韦棋差一招,最终还是坠落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淹没无声。我们来看“嬴政可能是吕不韦之子”的传言,实际在秦庄襄王异人还在位时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包括吕不韦在内的整个秦国官方对其事都是采取的冷处理,那么这表明什么?表明秦国官方对只有一个真相的事实早就了如指掌,所以无所谓外界如何传言吧。
到嫪毐与嬴政母亲赵姬私通,还生下了两个孩子,这样的丑闻东窗事发,嫪毐造反被诛,这才真正牵连到嫪毐的入宫介绍人吕不韦。秦王嬴政对吕不韦的处治,也是非常微妙的,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罢相赦罪,仅仅使之就国(回到封地去养老),史书上多次讲到“不忍”二字,意思就是不忍加诛,为何嬴政会如此冷静,甚至还动情似地对吕不韦难以下手,只是将他放回当时秦国最富庶的封地河南,这不得不让人遐想万千。
后来吕不韦回到河南,天下诸侯宾客对其是相望于道,意思就是夹道欢迎了,四方来投奔来拜访的江湖侠士、文人骚客络绎不绝,门前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吕府的门槛没多久就被踩得稀烂,一个礼拜就要换上一块,这俨然就是不把咸阳朝廷当一回事了,这样张扬是想干吗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吕不韦要另立朝廷,公然造反,那我们来看看《三国志》中吴国孙权和三朝老臣张昭的关系,书中讲孙权和张昭也是恩同父子,孙权哥哥孙策临死前还跟他讲,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张昭对东吴的重要性。孙权主政之后,一直都把张昭当父亲一样对待,十分尊重,张昭对孙权也是尽职尽责,甚至有时候也确实拿出像父辈教训孩子一样的严苛脾气。
二人有一次闹脾气闹到什么程度了,张昭给孙权提意见,孙权不肯听,张昭生气不来上朝了,大臣们都认为孙权不对,都想上门来劝慰张昭,张昭生气归生气,但作为君臣大忌他是知道的,立马将大门用水泥和砖块给封死了,意思就是叫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要再添乱了,我和吴王再亲密,我也是臣子,你们不要上门来造成一种假象,好似我笼络着你们要造反啊!这可就真不好了!
后来孙权对这又倔又机智的老头,也是又气又笑,甚至叫人在他府门外点火,扬言要烧死他,逼他出来!可张昭老头在墙内大叫,烧死我也不出来!谁叫你仗着自己是王,欺负我这老家奴!好歹我也是服侍你们孙家三代的家奴!有这样对待老人家的吗?孙权又觉得感动又觉得好笑,只好亲自叫人把封死的门拆了,亲自去谢罪请这位“爸爸”出来,君臣之间又和好如初,成为了千古佳话。
而我们再看吕不韦被放回河南的操作,是比在咸阳时还嚣张到了极点,表面上看完全不是一个臣子所能做出来的,但你说他要造反,可偏偏又不是,因为后来秦王嬴政一封亲笔信写过去,就直接夺了他的封地,直接流放去十分偏远的蜀地了。那只能说明,他是不造反,而是赌气,但作为一个如此精明的吕不韦,他会不知君臣之道,不明进退之理吗?显然也是讲不通的,这简直就是一个父亲与儿子之间的赌气嘛!
可秦王嬴政一封书信,简简单单几行字,就叫吕不韦生无可恋,饮鸩就死,这是为什么?这是造反失败的节奏吗?显然也不是,无非是他期盼的结果和他的初衷完全不符而已(他想要的无非是秦王亲自或遣人前来请他回去),或者说他真正绝望了,或者说他深知自己在秦王嬴政那再无用处了,所以只有一死了之。
我们再看看秦王嬴政得知吕不韦已死后的反应,是非常动气地立马要将六国的宾客全部驱逐(李斯的《谏逐客书》才由此出名),这是什么操作?之前听说人家讲他是吕不韦的儿子,他不生气,后来又听说吕不韦在河南威风八面,他也不生气,现在吕不韦死了,他倒生气起来,还要赶走所以的非秦国人,是什么刺痛了他的心?让他一时间如此失去理智,我们再假设一次,他确是吕不韦的儿子,他会认为自己的这重身份真的让他很难做人,为什么他不是天生的秦人,天生的嬴氏子孙,现在他父亲死了,他似乎可以做一个真正的秦人了!那就让所以的非秦人都滚蛋吧!省得看见他们,我又会想到自己也是非秦人!
这一切应该来说,是他一时伤心过度昏了头,所以很快他看到了李斯的谏言,立马停止了非理性的操作,重新回到了英明神武的秦王宝座上来。再到后来,六国尽灭,天下一统,这时小小卫国还在苟延残喘,大臣将军们等待他发号司令有所处置,他露出了微微一丝凄然的笑意,是他忽然想到了这是“某个”他毕生至亲之人的故乡啊,人始终不能忘本吧!那就留着它吧!算是寡人对“某人”唯一能做到的报答,也算是给后世之人,拧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历史之结,一个难以猜测的无底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