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被前燕慕容垂和慕容德设伏打败,又被赶来支援前燕的前秦将领苟池、邓羌劫了归路,回到姑孰五万步卒仅剩万余人。
此战虽然发生地点不在枋头,但因为史书上习惯成此次战役为枋头之战遂得名。
背景
桓温第三次北伐(枋头之战),是在东晋内部权力之争面临短兵相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时,中原形势对晋朝讲很不乐观。前燕和东晋在许昌几次拉锯战,最终丢掉了这一重镇。
兴宁年间(363年至365年),淮阳一带失守。最后,洛阳城守将见孤城难守,找了个借口自己带兵逃离,只留下沈劲一人带区区五百人守城。(《江南罡风吹浮萍》一文交待过,沈劲是王敦“逆党”沈充之子,一直想以身殉国挽回家族声誉,他就等着这种“光荣”的机会。)
公元365年,前燕名将慕容恪、慕容垂兄弟率兵进攻洛阳,守军寡不敌众,城破,沈劲死节。不久,鲁郡、高平、宛城又接连被前燕军队攻取,燕军甚至攻掠到汉水以北地区,大掠而去。
公元368年(海西公太和三年),晋廷加大司马桓温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转年五月,桓温自领徐州、兖州刺史,率步骑五万,从姑孰就出发,进行他的第三次北伐。
战前准备
晋军凿运河引粮
公元369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四月,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他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
六月,桓温抵达金乡(今属山东),这时天旱,河道水浅,水运困难。桓温大军是坐船沿河道前进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士兵不易疲劳,二来运粮方便,三来因为前燕的水军微弱,不易受到攻击。但河里要是没有了水,这些好处就都享受不到了。于是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当时在今山东境内的一个大湖泊,后因黄河改道等原因,今天已不存在)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将汶水(今大汶水)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连接,引黄河水入清、汶。这个时候,桓温的首席谋士郗超,向桓温提出两条重要建议。郗超说:“汶水、清水、黄河这条通道太过于脆弱,水量小,运输困难。依托此道北上的话,如果燕军坚守不战,又像秦人一样坚壁清野,我们的补给很可能跟不上,那时情况就麻烦了。不如干脆放弃水道,全军只带必要的干粮,沿陆路轻装疾进,避开要塞,直扑邺城(今河北临漳,357年,前燕将都城迁到这里)。他们慑于公的威名,惊慌之下,很可能弃城北逃,遁回辽西(郗超眼中的慕容评和慕容垂眼中的邓恒差不多啊)。如果他们仓促应战的话,正好一举将其主力歼灭。就算他们固守邺城,也一定来不及坚壁清野,这样城外的庄稼和民众,就都是咱们的了!如果桓公觉得这么做太冒险的话,不妨就在这里停止前进,修筑要塞,花一年功夫在这一带屯积粮食、辎重,等到明年夏天,再行进攻。这样做虽然迟缓,但可立于不败之地。舍此二策不用,却挥军北上,进攻时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时间一旦拖到秋冬,不旦水量更少,而且北方天冷,士兵们冬衣不足,那时需要担心的,就不只是粮食问题了。”尽管桓温对郗超一向很器重,但对他的这两条建议都没有采纳。桓温不采纳第一条建议的原因很好理解:太冒险了,一旦只带少量干粮迫近邺城,如果交战不利怎么办?想回来那就难了!眼下的水道虽然不很理想,但毕竟是一条生命线,顺利的话可凭之进攻,不顺利的话,要撤回来也有依托。别忘了,桓温对没把握的事,可是从不下注的。桓温不接受第二条建议的原因就有点让人费解了,第二建议比桓温自己执行的方案更加稳重、谨慎,更像桓温的用兵风格,那他为什么还弃之不用呢?在下猜想,原因恐怕还是顾忌朝中的反对派,担心自己长期既不在朝,也不在荆州大本营,他们会乘机攻击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在第二次北伐大胜之后,不乘胜前进,而是迅速收兵南归的原因)。这种事,连他的敌人都是看得很清楚的,此时的前燕大臣申胤就说过:“桓温北伐破燕这件事,是东晋众臣所不愿看到的,一定会在暗中百般阻挠破坏,拖他的后腿。”要避免后方生变,桓温就得尽快打完这一仗,而过于谨慎的用兵风格,又不允许他采用郗超的第一策,另外他对自己指挥硬仗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所以两难之下,他最终只好选择了郗超认为的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