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wǎn),汉朝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是刘邦的同窗与发小,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深得刘邦的信任。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卢绾在大汉朝的开国元勋中,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他与刘邦虽是异姓,但不仅是同乡,而且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沛县,两人从小就厮混在一起,情同手足。刘邦沛县起事后,卢绾以宾客相从。刘邦入关中后,卢绾任将军,楚汉战起后,再任太尉。
高帝五年七月,燕王臧荼谋反被攻灭,卢绾经韩信等十人举荐,被封为燕王。
汉初七个异姓王,衡山王吴芮、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在刘邦逐次剪灭异姓王的过程中,卢绾是沛县功勋集团中唯一一个加塞进去,被封为王的。
刘邦封卢绾,有情感因素,但更多的还是政治需要,封卢绾为王可以断绝沛县功勋集团中其他人封王的期望,史书上说“欲王卢绾,为群臣解望。”
卢绾后来虽然有谋反之举,但此人本质上不坏,而且在沛县出来的那一帮功臣中,属他跟刘邦秉性最相投。有一点可以证明,刘邦平日里最亲近的人有两个:一个是他同父异母的少弟刘交,另一个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卢绾。这两人经常侍从刘邦,出入卧内,刘邦时不时地还要赏赐他们衣被饮食。
放眼整个大汉朝堂,这种亲幸程度是十分罕见的,即便是萧何、曹参,也从未拥有过这种待遇。
作为刘邦的死党兄弟,在大汉朝局逐步演变,刘邦想封同姓王的过程中,卢绾始终扮演着推波助澜老好人的角色,提议封刘恒为代王,是卢绾带的头;梁王彭越被灭后,提议封刘邦另外两个儿子刘恢、刘友分别为梁王、淮南王,还是卢绾带的头。
卢绾能如此忠诚,刘邦当然很欣慰。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卢绾作为异姓王,却要带头促成同姓王更替异姓王,如此残酷的政治现实他不可能不有所感,有所惧。
忠诚终究无法掩埋现实的残酷,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陈豨叛乱便是压垮卢绾效忠刘邦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邦率兵亲征陈豨时,诏令卢绾从东北方向配合攻击。陈豨为求急胜,暗中派出使者向匈奴求援。此时的匈奴已与大汉和亲,匈奴单于冒顿以为冒然发兵援助汉朝反臣,有所不便,因而犹豫不决。
此时的卢绾对刘邦还是相当忠诚的,得知陈豨此谋后,他立即派出熟悉匈奴情况的属臣张胜,令他前往匈奴奉劝冒顿切勿入援。
不曾想,张胜在匈奴遇到了一个专门策反汉臣,与大汉朝作对的奸人,此人是臧荼的儿子,名叫魏衍。
魏衍对张胜说,君之所以得到燕王信用,乃是因为君熟知匈奴之事;燕王之所以至今尚存,是由于诸王相继叛汉,汉帝未及北顾。而今君却为灭豨之事奔走,讵不知豨一旦沦亡,下必及燕,君等将尽为汉帝虏!今为君计,唯有一面发兵援豨,一面与匈奴联手,使汉兵不敢轻易来犯,方可长保燕地,永享禄位。
这一番话,奸人魏衍不仅撕毁了刘邦假仁的面具,而且直击到了张胜以及卢绾的人性弱点,也许你是好人,也许你是忠臣,但归根结底你是贪享荣华富贵之人。
张胜就这样被说服了,并擅自篡改此行的使命,安全按照魏衍的意思办了。
卢绾得知张胜已暗通匈奴背叛了大汉,立即报闻刘邦,请求诛戮张胜全家。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张胜突然回来了。
回来,张胜就直奔主题将魏衍的那一番话端了出来,这还不够,见卢绾陷入了困惑,张胜又特别提到了一个人。
张胜说,高帝年事已高,且又多病,大汉朝政事实上已落入吕后之手。这个妇人专以诛杀功臣为能事,韩信是怎么死的,彭越又是怎么死的,你该清楚。天下最毒妇人心,说不定你燕王已在这个妇人的砧案上。
如果说念及与刘邦的情义,卢绾尚存犹豫的话,那么当吕后狰狞而出后,卢绾就别无选择了。
就这样,卢绾采用张胜之计,暗地里反了。
一方面,他另派署吏范齐去见陈豨,言明燕王支持他长期反汉;另一方面,为了迷惑刘邦,他斩了个假张胜。
但一心保全荣华富贵的卢绾却错看了一点,此时的大汉已有天威,陈豨之流的反叛根本蹦跶不了几下。
几个月后,陈豨叛乱被彻底平定,卢绾于惊恐不安下,只能寄希望于蒙混过关。
但又是暗通陈豨、匈奴,又是向刘邦送假张胜人头,纸难包火,最终卢绾谋反的内幕被彻底揭开。
刘邦听说卢绾竟然也背叛自己,先是连连击案,大声咆哮,跟着原来的箭创就迸裂开来,胸口血流不止。
愤怒里是伤心,伤心里是愤怒,刘邦发誓要灭了卢绾。
然后樊哙的讨伐大军刚杀进燕国,卢绾就率领妻儿奴婢北逃了。
逃到长城脚下,卢绾后悔了,心中生出了一个念头,待刘邦病愈,即亲赴长安,负荆请罪。
遗憾的是,刘邦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不是因为冷酷无情,而是因为他驾崩了。
没有卢绾的反叛,刘邦的箭创也许不会迸裂,箭创不迸裂,也许就不会崩的那么快。
可以说,因为现实的残酷,卢绾残酷地捅了刘邦一刀,而他自己也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绝望地逃到匈奴后,冒顿封了卢绾一个东胡卢王。
这个封号对卢绾而言,更多地只能是一种悲哀。
一年多后,卢绾死了,死于哀叹,死于对故土的思念,死于现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