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认识游戏。游戏不仅有成瘾性,导致孩子沉迷其中,还会影响他们的视力,自制力。但孩子沉迷于游戏,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导致,比如得不到父母的关怀,日常生活不够丰富,没有培养出其他的兴趣爱好等。如果把沉迷游戏的错误完全归咎于游戏,那也是不客观的认知。对于年龄大一点,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他们偶尔可以通过游戏缓解学习的压力,调整情绪,在一些合作型游戏中可以体验合作的快乐,一起解决问题。游戏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免他们压抑、孤独、无助。但过度游戏必然是百害无一利的,必须要把握一个度。
2.为什么会沉迷。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是游戏中的及时反馈和奖励机制,这些可以快速地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身边的同学也玩游戏,和同龄人一同组队作战,互相之间能得到认同感,满足社交的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容易沉迷游戏的孩子,往往自身家庭都注重陪伴,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农村地区孩子和留守儿童以及缺乏家长陪伴和教育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所以比起一味地禁止和责骂,家长应该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给他们陪伴和关心,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并让他们正确的处理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3.具体应该怎么做
(1)从小培养习惯。许多家庭的孩子以阅读代替日常消遣,可能偶尔也要看电视、玩手机,但他们到了规定时间,能很干脆地停下来,将手机交给父母。所以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习惯,比如每天安排好学习计划,1-2岁就开始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孩子6岁前,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6岁以后,树立起规则,每天有多少分钟的时间可以看电视,时间一到就严格执行,慢慢建立起一种生活规律,他们自然就会学会控制。
(2)给孩子陪伴和关心。越是孤单的孩子越容易沉迷游戏,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与互动,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可以增加一些户外项目,比如假期时带孩子去游乐园、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一来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二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孩子感到被爱、被关注,满足了心理需求,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世界。
(3)创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当现实生活充实而有趣,孩子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就不会沉迷游戏了。除了学习,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运动:打球、学滑轮、跳舞、游泳,也可以去画画、弹琴、打鼓等等。让孩子参加丰富的课余活动,孩子自然就有事可做,游戏就不重要了。
(4)以身作则。孩子都会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就手机不离手,天天追剧玩游戏,却禁止孩子玩游戏,这样的教育缺乏说服力。家长爱读书,爱运动,孩子会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也同样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为孩子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