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发生名为大淖的地方,这里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也是一个偏僻而秀丽的水乡,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淼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
2.大淖的南岸,有一座漆成绿色的木板房,房顶、地面,都是木板的。这原是一个轮船公司。由轮船公司往东往西,各距一箭之遥,有两丛住户人家。这两丛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乡风。西边是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是在客边,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轮船公司东头住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姑娘媳妇挑得不比男人少,走得不比男人慢。她们像男人一样的挣钱,走相、坐相也像男人。走起来一阵风,坐下来两条腿叉得很开。她们像男人一样赤脚穿草鞋。她们嘴里不忌生冷,男人怎么说话她们怎么说话,她们也用男人骂人的话骂人。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因此,外界的人说这里“风气不好”。
3.大淖西头的小锡匠十一子和大淖东头的美丽姑娘巧云自然地相爱了。可十一子家只有寡母一人,而巧云那原本能干的父亲也因为意外失去了劳动能力。好心的大人看到他俩时会想:这倒真是两只鸳鸯,可是配不成对。一家要招一个养老女婿,一家要接一个当家媳妇,弄不到一起。与此同时,县里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趁巧云不备,玷污了她的身子。事后,巧云没有流泪,没有寻死,只后悔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十一子。她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这个号长来一次,她的念头就更强烈一分。终于,她趁刘号长下乡时,和十一子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呆到月到中天。巧云和十一子相好的事传到刘号长耳中,他纠集了一伙人把十一子打得半死。在巧云和老锡匠师傅的抢救下,十一子总算活了下来。愤怒的锡匠们按照古老习俗“顶香请愿”,终于迫使县政府负责承担医药费,并将刘号长赶出了大淖。从未干过重活的巧云为了十一子,勇敢而自信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为当地的一名女挑夫。他们的爱情也终于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