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不放曹操离去,他能挡住曹操君臣的冒死冲杀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脍炙人口的段落。在这个段落里,充分显现了关羽恩怨分明的大丈夫气概。不过也有人疑问,当时曹操身边跟随的名将也不少。如果关羽不放曹操离去,真的能够挡住曹操君臣的冒死冲杀吗?

一、关羽义释曹操。

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当时曹操被周瑜用火攻打败,被迫狼狈从陆路逃命。在选择逃跑的道路时,曹操为了尽快逃往安全地带,选择了距离短但是险阻的小路。这就给诸葛亮带来了可乘之机,让他巧布兵力,一步步将曹操赶进了华容道。

诸葛亮在排兵布阵时,遵循了兵法的“归师勿遏”的原理,并不当头堵击,而是层层追击。他一连安排下三重埋伏,分别派赵云、张飞和关羽来截击曹军。曹军在诸葛亮的层层追击下,当来到关羽面前时已经是人困马乏,人数寥寥了。

关羽来守华容道也是向诸葛亮硬抢来的任务。诸葛亮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故意不给关羽安排任务。在关羽请求任务的时候,诸葛亮将华容道的任务说出来,并且说出自己的担忧,怕关羽放走曹操。关羽向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才得到了这个任务。

当曹操君臣来到关羽面前时,关羽见他们的狼狈模样,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不过由于有军令状的约束,关羽还是出马拦截。曹操在危急时刻,采纳了程昱的建议,利用关羽性格中“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卓著”的特点,亲自出马请求关羽放过自己。

一方面是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另一方面是昔日欠下的曹操的恩情,这让关羽左右为难。关羽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念在曹操的恩义,还有张辽的故人之情上,放过了曹操一行,自己回去领罪。最终在刘备的求情下,诸葛亮没有过多追究关羽的责任。这就是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

二、关羽是否能够挡住曹操。

我们看整个事件的过程,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关羽如果要阻挡曹操的话,曹操是没有逃生的可能的。这是因为,曹操一步步走入华容道的绝境,是诸葛亮运筹帷幄的结果。他敢和关羽立下军令状,就是要让关羽输得心服口服,没有推脱的理由。

为了这个目的,诸葛亮在关羽之前,连续安排了赵云和张飞两员大将来截击曹军。他们的任务是掩杀曹军,让他们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这样不但能够削弱曹操身边军队的实力,也让他们得不到休息,战斗力锐减。赵云和张飞并没有特意去寻找曹操的踪迹,而是抢夺战利品,驱赶曹军逃跑。

这样在曹操一行人在来到华容道的时候,面对以逸待劳的关羽,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在当时,曹操还想动员手下的将领们和关羽决一死战,可是他的手下都失去了战斗的信心。他们的理由是“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可复战!”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些将领把不可复战的理由推到马力已乏上,其实他们不可复战的根本理由还是个人的心怯。这是因为这些将领和曹操已经从半夜起,逃跑了整整了近一天。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没有吃喝,甚至还丢掉了马具和衣服,受尽了严寒侵袭。

来到华容道,这些曹军将领已经人困马乏,根本就无力出战。再加上曹军只有二十多人,中间还夹杂着谋士文臣,战斗力更是低下。他们面对战斗力超群的关云长,还有他手下骁勇善战、养精蓄锐的五百校刀手,心里安能不怯?!因此,他们面对曹操色厉内荏的鼓动才会无动于衷,连号称“虎痴”的许褚也不敢应声。

在关羽放曹操等人过去的时候,又心生犹豫,他大喝一声,曹操和他的部下的表现让大家大跌眼镜。他们不是回马迎战,而是都下马哭拜路旁。从曹操君臣的这番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面对关羽已经根本没有了还手之力,只能哀求关羽。如果关羽不放过他们,这些人就只能俯首待诛了。

从曹操君臣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如果和他们交手,是肯定能够将他们全部生擒的。这也是诸葛亮的安排,让关羽没有推脱责任的理由。这样在关羽回去复命的时候,面对诸葛亮对他没能擒获曹操的质疑,只能向诸葛亮认罪伏法。

三、关羽杀不得曹操,是诸葛亮的精心安排。

关羽没有能够擒杀曹操,其实是出于诸葛亮的精心安排。在安排任务的时候,连旁边的刘备都看出中间的端倪。他对诸葛亮说,以关羽的性格,很可能就会把曹操放过了。诸葛亮的回答是曹操命不该绝,让关羽放走曹操,也是一桩美事。

作为一军的指挥,诸葛亮的这种回答似乎十分儿戏。将曹操逼入绝境,却为了给关羽一个人情就放走了,那么这场大战的意义何在?其实,这一切的原因都在诸葛亮所说的那句“命不该绝”上。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不死对刘备阵营的利益最大。

这是因为当时刘备经过长坂坡大败,军队的实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在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军的主力是东吴的军队,刘备兵微将寡,完全不能在孙刘联军中占据主动。如果在这个时候杀死曹操,会造成曹操控制区的混乱。这样,兵力占优势的东吴就会夺得更多的地盘。而刘备阵营不但为东吴做嫁衣,还会被东吴一直压制下去。

如果曹操不死,那么曹军的压力就会继续存在。东吴为了自己的生存,就必须和刘备联合下去。这样,刘备阵营就能够利用这个情况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为下一步实现《隆中对》的计划而努力。

那么,要放走曹操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诸葛亮经过考虑后,将这个人选定为了关羽。首先,在刘备的部下中只有关羽和曹操的关系较好。如果不派关羽的话,随便派哪一位将领,在华容道的那种情况下,都会将曹操一行人一网打尽,根本不可能放走曹操。

其次,诸葛亮安排关羽放走曹操,也是为了解开关羽的心结。在关羽土山约三事后,他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在白马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但是在此后离开曹营的过程中,曹操又是赠袍,又是放行。关羽则在千里走单骑的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对曹操欠下了情分。诸葛亮安排关羽放走曹操,正是让关羽放下心理包袱,在日后的战斗中轻装上阵。

第三,诸葛亮安排关羽放走曹操,是为了真正的收服关羽。诸葛亮在进入刘备阵营后,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关羽和张飞。张飞这个人心直口快,在见到诸葛亮的能力后很快就心服口服了。而关羽对诸葛亮却不如张飞,两人关系一直有一定的隔阂。

于是这一次诸葛亮特意设计让关羽前往华容道截击曹操。诸葛亮已经算准了关羽必然会放走曹操,并且和他立下军令状。在这一次行动中,关羽见识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虽然心存犹豫,最终还是放走了曹操,为此关羽只得向诸葛亮领罪。

经过这一次行动,关羽才算是真正的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在此后的日子里,诸葛亮和关羽两人互相配合,为刘备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因此,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关羽是根本无法下狠心去拦截曹操君臣的,放走他们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结语:

在华容道上,关羽拦住了逃亡的曹操君臣。在当时,曹操君臣只有二十多人,而且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衣甲马具不全。他们面对关羽和他的五百校刀手,虽然曹操大加鼓励,也没有人敢去挑战。在面对关羽的大喝时,他们采取的行动是全体下马,哭拜路旁。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关羽要真心拦截曹操君臣,他们是没有可能逃生的。

但是,虽然关羽能够生擒曹操,他还是放走了他们。这是因为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在当时的情况下,兵微将寡的刘备阵营如果杀死曹操,那么赤壁之战的果实就会落在东吴手中。刘备反倒可能被东吴压制,落得个被吞并的下场。同时为了收服关羽,并让关羽放下心理包袱,诸葛亮假借关羽之手放走了曹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