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澳门关闸事件,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中葡两国早在中国明朝时期已有往来。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行贿明朝地方官吏,被允许在澳门居住。

新中国初期,即申明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主张在条件成熟时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毛泽东提出对香港、澳门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这意味着,短期内中葡两国不会因澳门问题“交锋”。

然而事情发展并不如人所愿。中葡两国曾分别在1950年代、1960年代在澳门两次“开战”,引发两国关系和周边局势高度紧张。

1950年代初期,葡萄牙在澳门驻军约1500多人,以雇佣的黑人士兵为主。当时在澳门关闸,中葡双方都有士兵把守。驻守在此的解放军隶属于华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的部队。

1952年7月25日,中葡两国在此发生武装冲突,关闸事件爆发。

关于冲突爆发的原因,说法不一。

葡方认为,自己一名黑人士兵小便时遭解放军队嘲笑,双发发生口角,引发枪战。

中方则称,葡军一名非洲裔士兵,不顾警告,越过双方警戒线,将放置在中间的“木马”向前推移引发争端。

当日晚间,冲突进一步升级。葡军向中方开炮,解放军开炮还击。7月26日,澳葡政府实施宵禁。当时,正值朝鲜战争,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葡萄牙很容易得到美、英等国的支持,美国正前往台湾演习的军舰,折回香港并围堵珠江口中国海军的护卫艇,企图扩大事态。葡军由此更加有恃无恐,打断中国国旗旗杆,中国升旗手遭炮击身亡。

直到8月2日,中方宣布封锁关闸通道,澳门物价暴涨。澳葡政府无法控制。遂决定谈判解决问题。

中方也不希望事态扩大,叶剑英将情况上报,毛泽东作出批示:“大国从严,小国从宽,葡国是小国,可以宽大处理”。

叶剑英据此只要求澳葡政府正式道歉和作象征性的赔偿。8月23日,澳葡政府代表由澳门商会正副会长陪同,与中方谈判。双方经过15轮较量,最终签署协议。

葡方满足中方提出的正式道歉和给予赔偿等要求,保证不再在中立区挑衅。中方则恢复了前山拱北与澳门的陆地交通,中葡之间因持续近一周的炮战引发的紧张关系结束。

这次冲突,导致澳门居民生活品紧张,谣言满天飞。民众的强大压力,让葡萄牙当局感到其在澳门的统治根基不稳,成为促其采取和平手段解决冲突的一大因素。

与关闸事件相比,1966年爆发的一二·三事件被视为葡萄牙在澳门大权旁落的标志。

1966年11月,澳门一些工人多次向当局申请扩建校舍被拒,于是先行搭棚动工,又被警察阻止。双方爆发冲突,一名记者现场被捕。由此引发民众抗议,并于当年12月3日,在总督府门前演变为大规模骚动。一些左派人士高唱红歌,朗读毛泽东语录,推翻警车。警察动武后,更多的人参与到抗议示威队伍。事后,据官方统计,共有8人被打死,212人受伤,62人被逮捕。

广东外事部门和澳门亲中的社团联合向澳门总督施压,要求认罪道歉。澳门总督在给葡萄牙政府的一份电报中提到:“已经有一万个红卫兵集结在澳门附近,而陆军总司令通知,有持械的解放军集结在关闸附近。海军方面则通知,有4艘中国军舰进入了澳门水域。”

澳门总督被迫每天派出代表与广东外事部门谈判。1967年1月,澳葡政府发出公告,禁止在澳门进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敌对的活动,禁止悬挂被视为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国旗帜、徽章、标志等。”台湾在澳门设置或支持的机构和团体被查封,国民党在澳势力被全面清除。

从此,新中国在澳门影响力迅速扩大,当时甚至有香港人嘲笑澳门为“半个解放区”。 澳门居民也希望藉“回归”来改变糟糕的治安状况。

1975年,新成立的葡萄牙政府主动向中国提出归还澳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