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成语典故到底来自哪里

“朝秦暮楚”这个成语众所周知,但是知其典故源自千年古镇漫川关的人或许不多。今天,我来给诸位说道说道。

所谓关者,关口要塞也。漫川关,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即源于此地。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互有胜负。而漫川关为秦楚咽喉,“北通秦晋,南联吴楚”,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常常早晨被秦军占领,为秦管辖,插秦旗,穿秦衣,行秦礼,言秦语;待到傍晚时,又被楚军占据,隶属于楚,易楚帜,着楚衫,行楚俗,说楚话。这就是“朝秦暮楚”的来历。

成语“朝秦暮楚”引申至今,形容变化极快,反复无常,含贬义色彩,与“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为近义词。

据考证,“朝秦暮楚”历史典故源于漫川关古镇,其主要依据有三:

其一,春秋战国时,漫川关称蛮子国(蛮人之地),楚置方城。战国中后期,尤其是公元前312年后秦楚交恶,楚晋联合缔结盟约,与秦国常在“蛮子国”(今漫川关)交战。有《左传·哀公四年》记载为证:“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曰:‘吴将水斥江入郢,将奔命焉。’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单浮余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阴地。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有盟,好恶同之。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士蔑请诸赵孟。赵孟曰:‘晋国未宁,安能恶于楚,必速与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且将为之卜。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

其二,另据《郡县志》载:“上雒县南一百里即晋阴地,漫川即古蛮子国。”上雒县,秦县名。在秦时“上雒”(县)和该地“商”(县)同时存在。再者,“北通秦晋,南联吴楚”的漫川关,和郧西上津仅15公里,又有楚为御秦而筑的石门天堑,称之“楚置方城”。

其三,有古迹佐证。漫川关现存有“楚长城”(即楚置方城)的遗迹,且秦楚分界碑尚存(在陕西山阳县漫川关镇与湖北郧西县上津镇交界的山巅之上)。古时漫川为“蛮子国”,当地至今还有蛮王寨、蛮王洞、蛮王冢等遗迹。从福银高速路过,即将到达漫川高速路口时,蛮王寨、蛮王洞清晰可见。虽说很多关于蛮王的民间传说发生在宋朝,但至少可以间接说明漫川确属古代蛮子国。漫川之“漫”,实为“蛮子”之“蛮”,或许“蛮”之谓不雅,“漫”与“蛮”读音相近,且“漫川”含有地貌广阔、水域宽衍之意,故名“漫川”。

由此可见,漫川关实乃秦楚边陲要塞,秦楚古道一雄关也。秦楚之战如拉锯战,朝为秦地,为秦管辖;暮被楚占,为楚拥有。邑治之所属,朝秦而暮楚也。如此反复,使得居住在这一带的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朝秦暮楚。当秦军打来的时候,就插上秦国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而当楚军打来,就换上楚国的旗帜,穿上楚人的衣衫。这也是当时百姓一种生存的智慧。

如今“朝秦暮楚”成了一个十分抢手的历史典故,有3个地方都说自己是“朝秦暮楚”的发源地,形成了关垭之说、上津之说和漫川关之说。但是笔者认为,漫川关之说似更合乎情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