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背后的三个故事!

一、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诸侯国,两国国力都很强,但是他们一度对立,以至于经常发生战争。本来在战国那个年代,打仗是最为平常的事,战国之所以称为战国,战争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时候有个叫关垭(湖北竹溪县,属于楚国地盘)的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刚好处于秦国和楚国的战争最前线,两国之间的经常在此地拉锯作战。正常打仗,胜利方的一方不但占领了土地,还占有了土地上的老百姓。而关垭的老百姓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战争时常残酷而激烈,秦国早晨攻占了关垭内的楚地,但是晚上,楚国又夺回了失地,生长在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当秦军打来的时候,就插上秦国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晚上楚军打来的时候,则换上楚国的旗子,穿上楚人的衣衫。如此反复,当地老百姓的生存智慧就演绎成了“朝秦暮楚”的故事。有趣的是现在的竹溪县正在开发关垭附近的几个景点,预计将建成一个“朝秦暮楚”旅游景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过去探探路。

二、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秦、韩、赵、魏、楚、燕、齐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那时候他们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七国之中属秦国、楚国势力比较强大,而魏国和韩国是处于秦国和楚国两个大诸侯国之间的小国。当秦国和楚国两国发生战争的时候,魏国和韩国就为了自身的利益,游离在这两国之间,早上还和秦国是一波,晚上又和楚国在一起,到现在就被人们称为“朝秦暮楚”。最为典型的时期就是张仪欺楚前,列国本来合纵(魏、韩与楚亲近)对付秦国,形势一片大好。张仪以七百里地欺骗楚怀王后,合纵立刻被瓦解,接下来就是秦国三败楚国,魏国和韩国也趁火打劫进攻楚国倒向秦国。

三、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有一个姓程的姑娘,年芳二八,长得相当漂亮,可以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远近闻名。每天到程家来提亲的人多如牛毛,程门经常是车水马龙,拥挤不堪。有一天,程姑娘的母亲甄夫人问她道:“孩子,都这么多天了,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满意的人选啊?” 程姑娘不害羞地说:“城东头的秦鹤蔷公子家境殷实,富可敌国,我想早晨到他家吃饭;城西头的楚蓝颜公子人长得帅,文质彬彬,气度不凡,我想晚上到他家住宿。” 姑娘此语一出,简直是惊世骇俗,引起了全国舆论一片。一时间国人俱称程姑娘朝秦暮楚,那些本来要来提亲的人再也不敢登门,从此程门尽显一片凄凉景象!

程美女

以上是战国特定时代和环境的发生的三个故事,但实际上“朝秦暮楚”这个说法直到宋朝的时候才正式出现。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中提到:“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翻译过来就是:“为了在四面危机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只能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总体来说,前两个故事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的,而第三个故事难免有牵强附会之意。

现在“朝秦暮楚”这个成语专门比喻人三心二意,反复无常,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