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聪明机智,号称神童,骄矜自负,月满则亏
性格决定命运。诸葛恪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他身边的人和了解他的人都很清楚。
知子莫若其父。诸葛瑾当时听说他要求到丹阳任职,去做那众人都认为不可的事情,“亦以事终不逮,叹曰:‘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意思是,恪不能令家族兴盛,便会令家族遭到诛杀。这句话,《三国志》有记载,《资治通鉴》有两次记载。
刚愎自用,是孙权对诸葛恪性格的评判。《吴书》记载:孙权病重的时候,议所付托。时朝臣咸皆注意于恪,而孙峻表恪器任辅政,可付大事,“权嫌恪刚很自用”。若不是孙峻极力推荐,恪未必能够成为辅政。
诸葛恪,在三国后期这段历史上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只不过,他活跃的时间并不长,或者说真正给他展示的舞台很短暂。历来对诸葛恪的评价都是权臣,尤其《三国演义》中,他的专权行径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在三国这段历史上,诸葛家族称得上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诸葛瑾是吴国的重臣,诸葛亮则是蜀汉的丞相。作为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从幼时头上就顶着一个光环。但诸葛恪并不是那种纨绔子弟,相反他颇有才干。当初诸葛恪曾率军征讨山越,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但诸葛恪恰恰成功的平定了山越。也正因为如此,诸葛恪一直很得孙权的器重。
孙权死后,继位的孙亮年幼,诸葛恪成了辅政大臣。虽说诸葛恪的职务是太傅,属于虚职,但真正的决策还是由他来决定。当政之初,废除了孙权时期的不少苛政,深得民心。之后打退魏军,取得了东兴大捷,此时无论是名望还是个人的成绩也都达到了顶峰。
之后诸葛恪出兵伐魏,但在新城被打得大败。正当他打算整军再战的时候,被孙峻设计杀害。死后家人也惨遭杀害,自己还被弃尸荒野,可谓身后凄凉。
诸葛恪攻魏之事,当时朝中大臣都极力反对,但诸葛恪却一意孤行。事实上,诸葛恪的想法并没有错。王业不偏安,历来偏安一隅的政权,最终都是覆灭的结局。当时吴国刚刚打败魏国的进攻,乘胜追击无可厚非,况且还有蜀汉姜维的遥相呼应。
诸葛恪之死,在东兴大捷之后就已经有人给下了定论,主少国疑,功高震主,诸葛恪被杀是早晚的事。此时诸葛恪该做的应该是明哲保身,至少不要远离权力核心。但他偏偏率师伐魏,给了别人进谗言的机会,自己也就走到了尽头。
当然,这些都是一方面因素,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诸葛恪性格上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刚愎自用。当初陆逊曾说过,在诸葛恪上面的人,诸葛恪不服,在他下面的人,诸葛恪又不屑一顾。而他的父亲也说过“非保家之主”。
当初孙权选他当太傅的时候,吕岱曾劝他,遇事“十思而后行”。他当时就不太愿意听了,孔子说三思而后行,而且还说两思就差不多了,你让我十思,摆明了就是觉得我没能力吗?吕岱听后也不好再说什么。也正因为诸葛恪这种缺陷,导致树敌太多,自己身为辅政大臣,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当初孙权刚死的时候,同为辅政大臣的孙弘因为与诸葛恪不和,想先杀死他。不料事情被孙峻泄露给了诸葛恪,诸葛恪先下手为强,杀死了孙弘。后来诸葛恪新城兵败之后,孙峻又除去了诸葛恪,先救后杀,很显然是两人交恶的过程。诸葛恪被杀之前,曾有人劝他,宫内有异动,但诸葛恪觉得孙峻这样的人,顶多是在酒里下毒,根本没当回事。
阮籍说:“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守其有者有据,持其无者无执。”这就是诸葛恪没有明白的道理,他并非权臣,但因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留下了权臣的名声,也为自己招来了祸患。自卑、自信、自负这是三个极端的表现,很多时候也难以拿捏,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凡事三思,多听取别人的意见终归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