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贾宝玉与林黛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率众人和刘姥姥游览大观园。
从贾探春的住所出来后,走不多远,又到了荇叶渚,有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负责撑船,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等上了一只棠木舫,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迎春等等上了另一只棠木舫。
小河里满满的都是荷叶,只是这荷叶已经残破,荷花也早已凋零,贾宝玉不喜欢这样破败不堪的景象,便说这破荷叶可恨,怎么不叫人拔了?
这时,薛宝钗就笑着说,这几天光忙着逛园子,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功夫?
林黛玉却也发话了: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贾宝玉听了林黛玉的话,连连赞同,果然是好句子,以后别叫人拔去了。
一件同样的小事,在薛宝钗和林黛玉眼里,是截然不同的感受,薛宝钗是现实主义,她眼里心里只有人和事,各种人际关系和繁杂事务等等。
而林黛玉眼里心里,更倾向于内心的感受,心灵的愉悦,更贴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薛宝钗是讲究现实主义的,而林黛玉是理想主义者,这种唯美的理想主义和贾宝玉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
所以当薛宝钗、袭人、史湘云都劝贾宝玉学习仕途经济的时候,只有林黛玉从来不讲这种“混账话”,因此,贾宝玉自然而然把林黛玉奉为知己。
二.薛宝钗野心勃勃
薛宝钗曾经写过一首《临江仙》如下: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薛宝钗的这首诗词引得众人拍案叫绝,将飘舞飞扬的柳絮写得如此荡气回肠,不得不说,薛宝钗的诗词功力和林黛玉不相上下,倒是别具一格。
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让我们看到了薛宝钗的雄心壮志,她每每劝说林黛玉不要读闲书以免遗了心志,女孩子家只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学学针线活,做做女红就可以了。
反过来再琢磨一下薛宝钗隐藏在内里的野心,其对林黛玉的虚伪之心啪啪打脸,瞬间一个词就会蹦出:野心勃勃!
在薛宝钗的心里,即便是没有根须的柳絮,也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委身屈从,而是要怎么样啊?要有青云之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哪怕一个小小的无根的柳絮,也要借着风力直上云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依傍贾府的商户女子,也要借着金玉良缘让薛家重振雄风。
这就是这首诗词的真正含义,这就是薛宝钗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
三.林黛玉多愁善感
古人常常说,诗言志,文如其人。
再看看林黛玉的葬花吟,选一些其中经典句子: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泥沟。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整首诗词传达的都是凄婉哀怨的气息和自尊自爱洁净女儿的本质,但也是林黛玉最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她所处的恶劣环境的真实反应。
林黛玉寄人篱下,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一个孱弱的身体,一个敏感的灵魂,谁能做她的依傍?谁又能为她的终身大事做主?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自古以来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以为林黛玉到了贾府有姥姥疼表哥爱的,是很幸福的小女子,这样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
贾母虽然是林黛玉的外祖母,非常疼爱她,但贾母并不清楚林黛玉燕窝都吃不起,还得靠薛宝钗的救济,后来贾宝玉知道后才透露给贾母,林黛玉的燕窝才算有了着落。
随着黛玉年龄越来越大,黛玉一直都生活在危机四伏里,她和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贾府的上上下下都知道,但外祖母也不能为她的终身大事擅自做主,何况又冒出来一个所谓的金玉良缘,在这种情况下,她怎能不多愁善感?
贾宝玉就更指望不上了,他母亲王夫人把金钏儿和晴雯逼死,他一个屁都不敢放,他更怕父亲贾政,如老鼠见了猫一样,所以贾宝玉即便爱林黛玉到骨子里又能如何?他的父母不喜欢林黛玉,说的天花乱坠也无用。
四.万恶的封建礼教
封建制度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说着玩的,只要父母不认可,一切美好的爱情都是枉然,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吧,焦仲卿和刘兰芝非常相爱,但婆婆并不认可刘兰芝,对她百般刁难,致使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自杀殉情,这个婚姻爱情悲剧也是残酷的封建礼教造成的。
所以,总的来说,贾宝玉爱而不得林黛玉,或者得而不爱薛宝钗,不是具体哪一个人的错,非要找到根源,那就是封建制度惹的祸……
罪魁祸首就是万恶的封建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