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大多数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亡于农民起义 宋朝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朝农民起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如果你去看中国历史,你就会发现,在我国古代的王朝中,很多王朝,尤其是比较知名的王朝,大都是直接或间接灭亡于农民起义的。比如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隋朝末年的以瓦岗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朝末年的的太平天国运动。

不过,宋朝却是一个例外,宋朝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没有农民起义可以将宋朝推翻,两宋都亡于外族入侵,北宋被女真族的金朝灭亡,南宋被蒙古族的元朝灭亡。

可是宋朝虽然没有亡于农民起义,但是农民起义却并不少,造反不断。有资料统计,宋代共发生各类造反四百多起,平均不到一年就发生一次。不过,就造反规模、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和历史影响而言,跟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起义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

比如宋代农民起义中规模较大的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涉及范围仅限四川一省,参加人数最多时只有几万人,持续两年时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虽然极盛之时占据了六州五十二县,但是只持续了一年时间就被镇压下去了;还有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虽然坚持了五六年,但是活动范围只在洞庭湖周边。

而大家所熟知的宋江起义,历史上虽然真有其事,但是规模非常小,只是因为《水浒传》中的精彩演绎,才导致尽人皆知,以为规模很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于这一点,我之前看到过不少的解释,比如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北宋、南宋立国时间太短,一个160多年,一个150多年,还没来得及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灭亡了。还有人认为是因为宋朝整体经济繁荣,大部分百姓大多时候还过得下去,所以大部分老百姓没理由造反,也不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最近看到了一个新的观点,它从新的角度去解释了,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农民起义。

大家知道,农民起义的主体是农民,传统社会里的农民的理想非常简单,“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简简单单过一辈子就行,理想高一点的,也不过是供孩子读些书、认识几个字,再高一点的,参加科举,考个功名,当个小官那就更好了。为此,他们甘愿忍受上层阶级的欺压,逆来顺受,也不敢反抗。

孟子曾说过“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老百姓有房子住、有地种、有饭吃,有了这些资产,就能安定下来,就不会造反。

而且在古代,造反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是要抄家灭门的大罪,因此除非走投无路,实在活不下去,农民是不会主动造反的。

但是如果因为天灾人祸,比如自然灾害、战乱、土地兼并、苛捐杂税等等原因,就会导致许多农民失去土地或者无法依靠土地所得而活下去。

在传统社会,土地是农民获得收入的最重要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当他们失去土地或者无法依靠土地所得,而活下去的时候,为了生存,就只能流亡他乡。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会脱离朝廷的管控,不在朝廷的户籍制度管理之下,成为流民。

这些流民没有固定的资产,属于“无产阶级”,江湖人士,本身就一无所有,因此不怕失去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为了活下去,敢于冒险,加入帮派、黑社会等,甚至造反,成为反朝廷的力量。

因此对于统治者来说,要想自己的统治长久,除了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之外,还要保证这些普通老百姓在居住地老老实实的种地,不要到处流动,说白了就是要把人限制在土地上,这样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流民了,就可以消除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了。

为了做到这些,许多王朝一般都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让每户家庭都可以分得一份土地,同时抑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

另外,还要控制人口流动,传统王朝一般都会禁止百姓随意流动。比如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多次颁布诏令,禁止百姓四处游走迁移,要求乡邻之间相互监督,倘若不务本业,四处游走,或者隐匿他乡,就要受到各种处罚。如果外出的话,必须上报官府,有官府的证明。

而控制人口流动的一个必备的做法就是要建立户籍制度。大家千万别以为户籍制度只是现在才有的,中国的户籍制度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了,并且在古代历代王朝中盛行不衰。

一个王朝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征兵、收税、征发徭役等等,而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就要了解全国范围内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在哪里等等,于是户籍制度应运而生。

比如明朝“黄册制度”,这就是明朝的户籍制度。明太祖朱元璋继位没多久,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详细列明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籍贯、土地、资产等信息,登记造册,上报中央。朝廷以此为基础,来征收赋税、徭役、征兵等等。

为了与时俱进,实时了解全国人口的状况,明朝还规定每十年重新登记一次,和我们国家现在一样,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这些登记在册的人口,就成为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说白了就是有户口的。

历代王朝之所以如此重视户籍制度,不仅仅是因为可以以它为依据,方便征兵、收税、征发徭役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据此全面地掌控社会、控制个人,防止老百姓四处流动、成为流民,然后造反,推翻自己。

那么既然如此的话,宋朝是不是因为这些方面做得都很好,所以才防止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还真不是。

首先,宋朝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由于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政策,这一点和其他很多王朝都不同,这导致宋朝的土地私人占有制高度发展。

两宋地主占有的土地,北宋时最高达到占土地总面积的50%,南宋时候发展为60%—70%,自耕农对土地的占有,北宋时最高不过40%,南宋时则下降到30%以下。

其次,宋代的苛捐杂税也相当沉重。宋代财政的基本原则是以服从中央财政所需为第一要务的,财政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留存较少。地方各级政府缺乏可供支配的合法赋税,必然要非法征收,这样民众的负担就会加重。

第三,两宋自然灾害非常严重。两宋灾害频率与唐朝相差无几,但是强度与广度要大过唐代。可以说宋代几乎无年不灾、无地不灾、一年数灾甚至一灾持续很久的情况也并不罕见,这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但是即使这样,宋朝仍然没有爆发全国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朝廷有办法将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流民重新拉回主流社会中。那么是什么办法呢?

一是,宋代城市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大量前朝未见的新兴职业,而政府一般也采取放任政策,因此这些新兴职业吸收了大量无地的游民。这些人种不了地,还可以通过其他工作养活自己和家庭。

二是,两宋在防灾赈灾方面做得很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灾荒预防与救助体系。比如宋朝建立了完善的仓储制度,提前储存好大量的物资,一旦发生灾害,朝廷就会利用这些物资及时救助灾民。

同时朝廷也会通过以工代赈、贷款、迁移民众等措施积极救助灾民,而在灾难过后,朝廷也会通过免除赋税、徭役等措施,使得这些因灾而成的流民重新走上正轨。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我要特别说一下,我觉得这是宋代做得特别绝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朝廷往往会将这些流民招募为兵,其中身强力壮者编为禁军,老弱体衰者编为厢军,禁军作战,厢军提供杂役,这等于朝廷用财政将这些流民供养起来。

宋朝很重视军队的优抚,无论军人在战场上战死,或是平时因疾病死亡及其他意外导致残疾等,都给以必要的抚恤。同时,宋朝还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对军队中遭到裁汰的军人,给以妥善安置。对受伤和患病的军人及时给以救治,对出征作战军人的家属也给以必要安置。

因此在宋朝,当兵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尤其是对于那些流民来说,既然可以通过当兵活下去,可以获得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和收入,那么就没有必要冒着被杀头灭族的风险去当土匪、或者造反,与朝廷作对。

我觉得这是宋朝朝廷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将有可能危及自己统治的因素,纳入体制之内,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确实要安全得多。这一点,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看得很清楚,他曾经说过:“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朝廷通过这种做法,等于是把潜在的祸患给消除了。

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导致了宋代非常严重的“冗兵”问题,就是兵越来越多,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然,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成本与利益衡量的问题,对于北宋的统治者来说,他们未必没有看到这一层,只不过,他们认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不让自己被推翻,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根本利益,因此,其他的弊端可以接受,相当于花钱买平安,很值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