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封王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历史上分封诸侯王的弊端是这些诸侯王将来有一天可能会反你,西汉分封刘氏子孙,爆发了七国之乱,西晋分封司马氏诸侯王,导致了八王之乱。之后大多朝代都不再搞分封诸侯王这一套了,但是为什么到了明朝朱元璋却又力排众议,坚持分封藩王呢。难道他没有读过史书吗?这其中的弊端他不明白吗?其实老朱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一是他不相信异姓人,不过也确实没有有能力镇守边疆的将领。二是跟朱元璋的平民出身有关,他吃过苦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享福,三是想京师有难时,各地藩王可以进京勤王。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在与其谋士们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时,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
他不相信异姓人,把自己儿子分封在各地能保障江山不被外姓人夺去
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为后世所诟病不已,他的手下帅才大将有很多。开国大将接连被他用各种手法给除掉,只留下几个他认为对他和他的后世没有威胁的少数几人。他建立锦衣卫,锁扣大臣,手下大将被杀的杀,囚的囚。如果让这些有能力的大将去镇守四方无异于是放虎归山,给了他们造反的条件,就算他在位时他们不反,等到他死以后不能保证这些人不反。于是,朱元璋不得不铲除这些有功之臣,将他的儿子们分封各地,镇边关内地。防社稷不稳。
也正是因为他除掉了有能力的大将,到了朱允炆时期,朝中没有善战大将,而分封在东,北的儿子们得到了很好的磨练,最后燕亡成功举起了反旗,虽然不被异姓人夺去,但是却被同姓的儿子夺取江山。他将各个儿子封王镇守边疆的同时,除掉了朝中的大将们,这也等于给接下来的继位君主埋下隐患。事实证明,朱元璋的决定并不能代表所有后代,之后的明朝历史中,造反的藩王还是有不少。
二是跟朱元璋出身有关,他从小吃苦长大,不想再让子孙后代吃苦,就分封各地养着他们。当初朱元璋提出分封藩王,臣僚们就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对于臣僚提出的宗室分封过滥会导致类似于七国之乱的时候,朱元璋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是汉景帝将七国逼反的,不是七国故意谋反之心,分封制的益处大大优于不分封。
为此朱元璋还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即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宗室藩王仅仅具有部分军事上的权力(到了朱棣多得江山后就把仅有的军事权力也给剥夺了),另外还不让子孙们当官参与政事,总之就什么事都不用干,每月领取国家的养老金就行了。皇帝们总是想机关算尽,可是一个人想做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事是不可能的。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之后这些子孙后代呈爆发的增长,中后期成了明朝一个重要负担。也可以理解朱元璋想让自己的子孙不受苦的想法,可是他不能知道几百年后是什么样,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做坏事。
朱元璋本意是京师有难,各地分封的藩王可以进京勤王,可是没想到到了朱棣时期这些藩王就没有了兵权。明初,朱元璋还实行分封制,将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以巩固统治。洪武后期,这些藩王已掌握边防军事指挥权,这不仅防止了军权旁落,又巩固了边疆的稳固。
他分封藩王的理由也相当冠冕堂皇:“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长,宜各有封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道。”
朱元璋的目的其实还是比较明确的,用诸子“众建屏藩以卫京师”。
一旦京师有变,裂土临民并手握重兵的藩王们随时可以起兵勤王。后来“靖难之役”中明成祖打出的旗号“靖难清君侧”,其理据就在于此。朝中出现奸臣了,作为藩王,有权利、有义务率师“勤王、清君侧”。朱元璋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很可能与宋元宗室衰弱有关。宋王朝重文抑武,对于宗室限制得则更加严格,亲王、郡王不裂土、不临民,更加没有兵权。
可是他一边让藩王镇守各地又打压他们手中的军权以及军队数量,到了朱棣多得皇位后深知藩王拥有兵权的危害。于是一削到底,干脆不让这些藩王拥有屯兵的权力,这就与朱元璋的“众建屏藩以卫京师”背道而驰,朱元璋没想到他指望的拱卫京师的藩王们在他死后几年就丧失了拱卫京师的能力。
之后的藩王们就彻底成了一群“饭桶”,也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苦闷,于是有的投身于琴棋书画中,修身养性。有的则无恶不作,霸占良田,强抢民女,明朝藩王实在是明朝一大“危害”。到了明朝末年满清入关后,各地的藩王被杀的被杀,投降的投降,哪里还能进京勤王呢?
朱元璋力排众议坚持分封藩王,他主要认为宋元是因为“主弱臣强”,得不到藩王的庇护。同时他也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于是他刻意地规定了藩王手中的权力。他在位时这些都是对的,没有问题,可是当他崩后没几年,一切都变了,他以为的拱卫京师的藩王彻底丧失了拱卫京师的能力。
还是那句话,站在朱元璋一个父亲,爷爷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当初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之后还有很多他没想到的,一个人不可能做几代人的事。